《歷代詩歌別集·宋代部分· 清苑齋集》新詩鑒賞
詩別集,一卷,南宋趙師秀撰。師秀(1166?~1220)字紫芝,又字靈秀、靈芝,宋太祖八世孫,永嘉(浙江溫州)人。紹熙元年(1190)進士,但一生輾轉于幕僚和主簿、推官、干辦之類卑官微吏之間。
趙詩多為描寫詩人沉淪于卑官小吏生活中種種感受,如“千日方過半,何因便得還。就令凡事易,不及一身閑。種秫憐官地,登城憶自山。苦吟無愛者,寫在戶庭間。”(《千日》)描寫了無權無責的屬吏卑瑣無聊的生活和詩人對這種生活的厭倦。《春晚即事》中的“一身來作吏,白日算徒勞。塵土侵衣重,年光加鬢牢”也與《千日》類似。一般俗人皆忙于生活,官吏們忙于撈錢和升遷,誰去注意一介小吏在辛辛苦苦地寫詩呢!人們的精神生產希望有人關注,也就是常說的追求知音。知音者自古難遇,所以“俞伯牙摔琴謝知音”才能傳為美談。一位做大官的詩人,必然會被一幫自命為該大官的“知音”(如劉過之于辛棄疾)的人們包圍著,想讓他們不愛自己的作品也不可能。趙師秀希望有人欣賞他的作品,也非要做大官不可。
趙詩也有一些慨嘆國事日非的詩章,但這也往往歸結到對隱逸的追求。如“慷慨念時事,所惜智者昏。砭療匪無術,諱疾何由論。北望徒太息,歸歟尋故園。”(《九客一羽客泛舟分韻》)
趙氏為“永嘉四靈”之一,其詩野逸清瘦,工于近體而善于煉句煉字,取法于唐代賈島、姚合,而近于姚。
趙集本二卷,現已佚,顧修《南宋群賢小集》中的趙集為選本(據明潘仞叔《宋元四十三家集》刻印)。現存近人丁福保上海醫學書局《永喜四靈詩》本,存詩一百四十一首,1985年浙江古籍出版社排印之《永嘉四靈詩集》中所收趙詩較為完備。
上一篇:《歷代詩歌總集·唐文粹》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別集·明代部分·茗齋集》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