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別集·宋代部分· 濟南集》新詩鑒賞
詩文別集,八卷,詩四卷,北宋李廌撰。廌(1059~1109)字方叔,華州(陜西省華縣)人,一說陽翟(河南省禹縣)人。少孤貧,元豐中謁蘇軾于黃州求教,軾極稱其文,后蘇軾與范祖禹同薦諸朝,李廌絕意仕進,定居于潁昌(河南省許昌市)。為“蘇門六君子”之一。
李詩以題詠寺廟古跡、山林勝景之作為多。歷來題詠三國多題武侯廟(諸葛亮廟)之作,而至李廌始有題劉表、關羽廟之作。其詠《關侯廟》曰:“三方各虎踞,猛將皆成群。屹然萬人敵,惟髯稱絕倫。仗節氣蓋世,橫矟勇冠軍。艱難戎馬間,感慨竹帛勛。鳳闕控蠻楚,廟食漢江。神游舊戰地,庭柱起黃云。”從此詩可見關羽已和《三國志》記載有所不同,這和當時平話有關。宋代關于三國的平話未傳下來,此詩可作為參考,詩中關羽使矟(槊),《三國志》中未記載他使用什么兵器,與《三國演義》使大刀亦不同。李詩中還有一些題詠詩畫的七古,如《題郭功甫詩卷》長達一千五百余字,不僅高度評價了郭詩,而且對其藝術成就及風格作了生動的描繪。他的詠唐閻立本《蕃客入朝圖》不僅有重要的史料價值,亦可見作者對于貞觀盛世四裔入朝的向往:“貞觀文皇力馴致,諸國君王充王官。玉門不關障無候,驛道人參天可汗。蠻夷邸中諸國使,旃裘椎髻來長安。我恨不為典屬國,望古遙集真可嘆……”
李集為其子所編,宋代著錄有“二十卷本”、“三十卷本”兩本,至明初尚存,后遂佚。“四庫”館臣由《永樂大典》中輯出,有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21年李之鼎將此集收入《宋人集·丙編》。
上一篇:《詩詞曲論·詞論·復堂詞話》簡介介紹
下一篇:《詩詞曲論·詩論·苕溪漁隱叢話》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