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別集·金元部分· 拙軒集》新詩鑒賞
詩文別集,六卷,詩賦三卷,金王寂撰。寂(1128~1194)字元老,號拙軒,薊州玉田(今屬河北)人。天德二年(1150)進士,官至禮部尚書。
王詩多題詠與行役之作,有些作品表現了中原歷經戰亂后的荒涼殘破。《還鄉》詩云:“亂后人煙到處稀,馬尋歸路如飛。誰憐膝上狂文度,卻作遼東老令威。閭里舊游渾似夢,交親相對漫疑非。形容變盡君休問,大勝游魂不得歸。”作者處于金朝全盛時期,其景況如此,可見金人立朝百年間其治下的中原地區的漢族人民一直處于水深火熱之中。
王氏仕宦不得意,許多詩篇抒發受到冤枉后的憤懣不平,如“平生自信不謀伸,媒孽那知巧亂真”(《丁未肆眚》);“爾輩何傷吾道在,此心唯有彼蒼知”(《日暮倚杖水邊》)。其《拙軒》一詩以自嘲的形式描寫了仕途險巇:“拙軒少也絕交朋,閑人坐斷藜床繩。據梧手卷排青燈,目力自號夸秋鷹。一行作吏負且乘,簡書夜下催晨興。心勞政拙無佳稱,高枕緩帶吾何曾。年來安東逐斗升,吻膠背汗疲炎蒸。到官簿領交相仍,臨事自笑無一能。督責老椽詢聾丞,日畏罪罟空凌兢?!睂嶋H上,王寂的悲哀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作為金朝的高級官吏因為民族和文化的差異不能完全融入金人統治集團。被人排擠陷害,自己兢兢業業憂讒畏譏還不免要受到冤枉,這些都是有著深刻的社會背景的。
王寂詩古體較佳,重視刻畫鋪敘,近于韓愈,但較韓平易;近體較笨拙,可取者不多。
王集已佚,“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輯出。
有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宋代部分·曾鞏集》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別集·金元部分·揭傒斯全集》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