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相成《淡語耐人百思》原文|注釋|賞析|匯評
【依據】
淡語耐人百思。(劉宏煦《唐詩真趣編》)
【詩例】
樂游原
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解析】
李商隱這首膾炙人口的五絕,千百來來不知扣動多少讀者的心弦。
向晚時分,詩人意緒不佳,驅車出游,登上了“樂游原”。這里本漢代樂游苑,在長安城南,地勢高敞,也是唐代京師著名游樂去處。現在詩人登高遠眺,腳下的長安市井及城北的漢帝諸陵,南邊遠處亙古起伏綿延的秦嶺山脈,一切都掩映在沉沉暮靄之中,而西天那一輪即將墜落的落日,卻放射耀眼的余輝,顯得格外美好!詩人觸景興懷,一時百感交集,家國之悲,身世之感,今古之思,紛至沓來。不適的心緒非但沒能排遣,反而增添了無端的惆悵。全詩文字未作任何雕飾,平平寫來而意境卻顯得如此鮮明渾涵。試看,樂游原加一“古”字,給詩的整個畫面涂上一層多么厚重的歷史色調,從中逗露出詩人多少情思!而“無限”與“只是”呼應,對夕陽的贊美中又包含著詩人多少慨嘆!無怪歷代評論家對其寓意議論紛紛。有的以為寫“遲暮之感”,有的以為“憂唐之衰”(馮浩《玉溪生詩集箋注》引),有的認為二者“兼而有之”(王汝弼、聶樵石《玉溪生詩醇》),還有人認為這是對夕陽美的贊歌,真所謂“淡語耐人百思”,如果結合晚唐社會歷史背景及作者生平遭際看,這些說法都不是毫無道理,不過總覺得難以令人滿意。我們知道,好詩總是具有豐富的意蘊,以生動鮮明的形象引起讀者聯想,打動讀者心靈。詩的鑒賞是一種藝術再創造活動,依讀者生活經驗及鑒賞能力不同而有差異。這首詩的藝術魅力,與其把它歸為某種具體的喻意,不如說是它深蘊的內涵以及那帶有象征意味的夕陽所引起的對宇宙人生中永恒與流逝、歷史與現實、美好與短暫等問題的哲理性思考吧。
“淡語耐人百思”,就是指用平淡無奇的語言表現出豐富的情思,使人百讀不厭,玩味無盡。這是中國古典詩歌所追求的一種高層次的藝術境界。所謂“豪華落盡見真淳”(元好問《論詩絕句》),這種平淡是超越華麗雕飾之后在藝術返樸歸真、爐火純青的一種標志。從根本上說,是詩人真淳、沖淡情思的自然外溢。只有內容豐富、感情真實的詩作,才能達到樸語亦華、淡語亦濃、耐人百思的藝術效果,使平淡的語言煥發光彩。例如,《詩經》的《漢廣》、《蒹葭》、漢樂府民歌《上山采蘼蕪》、《古詩十九首》的《行行重行行》、陶潛明的田園詩等,均屬此類。絕句體裁,特別是五絕,源于六朝樂府民歌,尚樸素自然,忌雕飾貴含蘊,講究言近旨遠,語絕而意不絕。唐人絕句中有不少優秀作品,都具有這種語淡情濃、使人百讀不厭的特點。李商隱的詩歌,以艷麗見稱,不以平淡見長,他的少數絕句詩卻寫得“平淡而有思致”。本詩由于它所表達的題材內容具有相當的概括性、代表性,這也是特別受到歷代人們喜愛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上一篇:唐詩藝術技巧·相反相成《反語相映》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唐詩藝術技巧·相反相成《淺中見深》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