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總集· 文選》新詩鑒賞
總集名,六十卷,南朝梁蕭統編選,唐李善注。統(501~531)字德施,南蘭陵(江蘇省常州市西)人。梁武帝蕭衍長子,天監元年(502)立為太子。病逝后道謚昭明,故世稱昭明太子。善(630~689)江都(江蘇省揚州市)人。曾任太子內率府錄事參軍,崇賢館直學士,兼沛王侍讀、秘書郎等職,罷職后居汴、鄭間,以講授《文選》為業。為《文選》作注,凡六十卷,經多次易稿而成。
《文選》是流傳至今的我國最早一部詩文選集。其中從十九卷到三十四卷大部分是詩、樂府、楚辭。選錄時代上自周末下至六朝,在唐代以前詩人專集多佚的情況下,許多優秀的詩歌作品賴此以傳。書中所選詩歌多為精品,特別是像陶淵明在當時未受到重視的情況下(鐘嶸《詩品》中,將陶詩僅列為中品)選其詩近十首,另外如曹操、王粲、曹植、阮籍、潘岳、左思、謝靈運、謝朓、鮑照等優秀詩人都受到推重。做到這一點頗不易,流傳到現在的十種唐人選詩都不能做到像蕭統那樣公正。蕭氏具有初步的文學獨立的觀念,并有意識注重文學特性,故入選詩歌多是文采斐然之作。自《文選》出世,便成為一種專門學問。蕭統侄子輩蕭該便著有《文選音》,隋曹憲也以“選學名世”。曹氏所傳有李善、公孫羅、許淹,三人皆有有關《文選》的著作行世。李善非常博學,其注《文選》旁采博收,不枝不蔓,較有價值。其中楚辭注取王逸注,阮籍《詠懷詩》用顏延年、沈約注,都在前面注明,求不掠美之意。中華書局1977年影印南宋尤袤本,后附《考異》十卷。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魏晉南北朝部分·梁簡文帝詩集》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別集·明代部分·方洲集》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