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別集·唐五代部分· 宋之問集》新詩鑒賞
詩別集,二卷,唐宋之問撰。之問(656~712)一名少延,與沈佺期齊名,武后時為宮廷詩人,趨奉寵臣張易之,貶龍州,不久逃回,出賣其恩人張仲之而受到武三思的提拔遷考功員外郎,后貶為越州長史,再流欽州,玄宗即位后賜死。
宋氏作品與沈佺期類似,大致可分為宮廷應(yīng)制之作和被貶荒蠻自傷之作。他的應(yīng)制多為五律,勝于沈氏,其中佳句很多。如“乘輿歷萬戶,置酒望三州。花柳含丹日,山河入綺筵”(《麟趾殿侍宴應(yīng)制》);“曉云連幕卷,夜火雜星回。谷暗千旗出,山鳴萬眾來”(《扈從登封途中作》);“和風(fēng)吹鼓解,佳氣動旗旌”(《扈從登封告成頌》);“不愁明月盡,自有夜珠來”(《奉和晦日幸昆明地應(yīng)制》)。這些詩句所反映的“氣象”決非齊梁宮廷侍臣所能寫出的,這一方面顯示了宋之問的才能,一方面也是由唐代國力強(qiáng)盛所決定的。其南行自傷之詩,也多為自己辯解之詞,時有佳句如:“魂隨南翥鳥,淚盡北枝花”(《度大庾嶺》);“秋虹映晚日,江鶴弄晴煙”(《漢江宴別》);“竹迷樵子徑,萍匝釣人家”(《過蠻洞》)。無論是抒情還是寫景都十分生動優(yōu)美,音律諧婉。
宋氏五律語言精練,氣勢酣暢,對仗工穩(wěn),標(biāo)志五律的形成。五絕含蓄蘊(yùn)藉如“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渡漢江》)。七律、七絕也不乏佳作。宋氏在寫作技巧上高于沈佺期。他們在格律與寫作技巧上的貢獻(xiàn)直接影響了盛唐。
宋集本十卷,已佚。此二卷本為明人輯本,有商務(wù)印書館民國間影印《四部叢刊》本。
上一篇:《詩詞曲論·詞論·七頌堂詞繹》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別集·魏晉南北朝部分·顏延年集》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