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總集· 唐賢三昧集》新詩鑒賞
唐詩流派選本,三卷,清王士禛撰,士禛有《十種唐詩選》已著錄。
此書上卷選王維、儲光羲等九人一百五十首詩;中卷選孟浩然、王昌齡、李頎九人一百八十五首詩;下卷選高適、岑參一百三十首詩。大致以詩人氣質、詩歌種類分卷,各卷以詩人世次編次,作品不分體,不錄李白、杜甫等十人詩是仿《唐百家詩選》體例,“張曲江(九齡)開盛唐之始,韋蘇州(應物)殿盛唐之終,皆不錄者,已入予五言選詩(指王士禛所選《古詩選》中的五言部分),故不重出也”(見《自序》)。士禛上承嚴羽之“妙悟”說,以其所提倡的“神韻”說為取舍標準,所以入選詩歌多為偏重含蓄神似盛唐的作品,他最推重王維、孟浩然,在《論詩絕句》中說:“高情合受維摩詰,浣筆為圖寫孟公。”
此編中選王維詩七十九首,《輞川集》三十四首,孟浩然四十八首,幾乎占了全書三分之一的篇幅。但編者也顧及不同的流派和王孟詩派的詩人中其他風格的作品,所以此選中作品不單純是情懷恬淡、意境清遠的詩篇。王昌齡的《塞下曲》、《從軍行》,高適的《燕歌行》,岑參的《白雪歌》、《輪臺歌》,這些邊塞派的代表作品也都選入,王維的《使至塞上》《夷門歌》《隴頭吟》《少年行》這樣踔厲發揚的作品也未遺漏。此書以精選取勝,對后世影響很大。
有康熙間刻本,另有吳煊、胡崇所注,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聽雨齋刊本。
上一篇:《歷代詩歌總集·唐詩摘抄》簡介介紹
下一篇:《詞曲總集·別集·詞·龍洲集》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