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總集· 遺民詩》新詩鑒賞
明詩總集,十六卷,清卓爾堪輯。爾堪字子任,一字鹿墟,別號寶香山人。生于江都(江蘇省揚州市)。約生活于康熙時期,曾投效于浙江總督李之芳部下參加討伐耿精忠之役,后隱居終生。
此書收錄明末遺民詩二千八百六十七首,作者五百零五人,并對每位作者字號爵里行跡作了簡單的介紹。卓氏輯此書意在保存文獻,使眾多的斂跡巖穴、堅守民族節操之士不至泯滅于后世,故其選擇堅持“人更重于詩”的原則。他說:“其有以人傳詩者,詩不過數首,雖有微瑕,亦所必錄。”而對于晚節有所虧欠者,雖有秀句佳篇,亦摒之不錄。
書中保存了許多“紀忠、紀烈、紀事”之詩,這些作品反映當時民族矛盾的尖銳和廣大漢族人民反抗斗爭的激烈。揭露了清統治者的野蠻和殘暴,表現出明代遺民艱苦卓絕的斗爭精神。許多史傳不傳的遺民事跡、詩歌賴此書以傳,并為研究明末清初歷史和文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卓氏編此書時往往是“得詩即梓”,因此全編較為紊亂。有時一人作品分列于數卷之中,也有并非遺民的作者也被收入書中。書后附有卓氏自著詩集《近青堂詩》一卷。《遺民詩》中大量的強烈的反清作品刺激了清統治者,乾隆間兩度被列為禁書。
有康熙初年精刊本,中華書局1961年據此排印出版,更名為《明遺民詩》。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魏晉南北朝部分·謝康樂詩注》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總集·明詩鈔》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