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理學(xué)·品格·殺身成仁
孔子提出的殉道觀。語出 《論語·衛(wèi)靈公》: “子曰: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志士仁人,不茍且偷生而損害仁德,寧愿犧牲生命來成全仁德。在孔子那里,“仁” 既是最高的道德境界,也是各種善德的概括,舉凡人類的一切美德,甚至人性本身,都可以用這個 “仁” 字來表達。因此,這個 “仁” 字,應(yīng)相當于西哲所謂 “真理”。孔子所謂 “當仁,不讓于師”,就類似亞里士多德所謂“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孔子所謂 “殺身成仁”,就類似今人所謂 “為真理獻身”。這種以身殉道的觀念對孔門弟子頗有影響。如曾子說: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子張說:“士見危致命。” 后來,“殺身成仁”便成了一句成語,指為真理或正義的事業(yè)而不惜獻身。
上一篇:政治學(xué)·國家·晉朝
下一篇:史學(xué)·體裁·雜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