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農民起義·陳勝、吳廣起義
我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秦統一后,雖然采取了一些促進社會發展的措施,但是秦王朝的殘暴統治和對人民無限制的搜刮,給廣大勞動人民帶來新的災難,使農民階級同地主階級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到秦二世時,其殘暴程度超過秦始皇,使已經尖銳的階級矛盾更達到極點,醞釀已久的起義終于爆發。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七月,秦二世下令征調淮河流域一帶貧苦農民九百人到漁陽(北京密云)戍守。陳勝、吳廣也在被征之列,并指定為屯長。
陳勝,字涉,陽城(河南登封)人。吳廣,字叔,陽夏(河南太康)人,他們都是貧苦農民。這九百名戍卒,在秦尉的監督下,行至蘄縣大澤鄉(安徽宿縣西寺坡鄉劉村集),適值大雨,道路不通,無法按期到達指定地點。按秦法,戍卒誤期要處斬。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頭,陳勝、吳廣密謀起義,提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他們利用秦尉酒后行兇打人的時機,殺掉兩個秦尉,發動戍卒起義,號稱“大楚”,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大澤鄉起義燃起的農民革命烽火,迅速形成了燎原之勢。起義軍很快地占領了大澤鄉,接著攻克蘄縣、陳縣(河南淮陽)。攻下陳縣之后,陳勝自立為王,國號張楚,提出“伐無道,誅暴秦”的革命口號。張楚政權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革命政權,鼓舞了全國農民的反抗斗爭。項梁、項羽起義于吳縣(江蘇蘇州市),劉邦起義于沛縣(江蘇沛縣東),秦王朝陷入了農民起義的汪洋大海之中。秦二世非常恐慌,命章邯率領三十萬大軍向起義軍猛撲。當時吳廣部將田臧假借陳勝的命令,擅殺吳廣,吳廣率領的進攻熒陽(河南滎陽)的起義軍被章邯打敗。
面對敵軍的反撲,陳勝親自率軍奮力抵抗。由于當時起義軍主力大部被派往各地,力量過于單弱,起義軍被迫退出陳縣,向東南退卻。十二月,陳勝退到城父(安徽亳縣東南城父集)被其車夫莊賈殺害,使起義軍蒙受極大損失。陳勝、吳廣犧牲后,由他們點燃的反秦斗爭的革命烈火并沒有熄滅。他們的一些部將后來與項梁領導的起義軍聯合,繼續開展反秦斗爭。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戰爭,雖然前后只有六個月時間,但已在中國歷史上寫下了壯麗的篇章。他們在中國封建社會里首舉義旗,領導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并提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革命思想,它鼓舞著后來的千千萬萬農民反抗封建統治的斗爭,他們用革命暴力不僅沉重地打擊了秦王朝,為推翻秦王朝奠定了基礎,而且也沉重地打擊了整個地主階級,抑制了瘋狂的土地兼并,削弱了奴隸制的殘余,部分地調整了封建生產關系,把歷史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上一篇:體育·長跑
下一篇:天文歷法·隕石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