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典籍·爾雅
《爾雅》是中國第一部訓詁學專著,也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詞典。《漢書·藝文志》著錄《爾雅》3卷,20篇。注引張晏說:“爾,近也;雅,正也。”解釋文字訓詁近乎雅正,大約就是《爾雅》書名的意義。關于《爾雅》的作者,歷代有不同的說法,《漢書·藝文志》著錄《爾雅》20篇,不著撰人姓氏。三國·魏·張輯始創(chuàng)《爾雅》為周公所作,孔子所增,子夏所益,叔孫通所補之說(見張輯《上廣雅表》),后世多沿其說,至宋代起歐陽修等人指出張說不可信。《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認為《爾雅》“大抵小學家綴輯舊文,遞相增益,周公、孔子皆依托之詞”。近代學者一般認為《爾雅》非經(jīng)一時一人之手,它是一種故訓匯編,大體由漢初學者綴輯周秦諸書舊文,遞相增補而成,成書約在漢武帝以后,漢哀帝、漢平帝以前。
今本《爾雅》只有19篇,即釋詁、釋言、釋訓、釋親、釋宮、釋器、釋樂、釋天、釋地、釋丘、釋山、釋水、釋草、釋木、釋蟲、釋魚、釋鳥、釋獸、釋畜。前三篇訓釋非名物詞語,《釋詁》是用當代的一個詞來解釋羅列在一起的古代同義詞,《釋言》是用常用詞來解釋較難懂的詞,《釋訓》是以常用詞來解釋描寫性的迭音詞或習語。《釋親》等以下16篇是用通語來訓釋名物詞語,可以說是百科名詞詞典,百科名詞大體可分為社會生活專名與自然萬物專名。社會生活專名包括人的社會關系及人的日常生活。自然萬物專名包括天文、地理、動物、植物等。這樣的百科分類,大體反映了秦漢時代人們對名物的認識。《爾雅》的貢獻是多方面的,它輯錄了秦漢及其以前的大量詞語和訓詁資料,并加以整理,做出解釋,是研究先秦詞匯,閱讀古籍的重要參考資料;它不僅一般地解釋詞語,而且辨析了許多同義詞之間的細微差別,是研究古代同義詞的重要資料;它不僅解釋了許多詞語的意義,而且包含了各方面的廣博知識,所保存的“鳥獸草木之名”一類的材料十分寶貴;它首創(chuàng)按義類排列詞目,為辭書樹立了雛型。當然,《爾雅》也有體例不夠統(tǒng)一、釋義方法不夠科學、歸字不全妥當?shù)辱Υ茫@可能是其非成于一時一人所致。但它作為古代詞匯的寶庫,詞匯學、訓詁學之發(fā)軔,價值是巨大的。《爾雅》一書,從東漢起就為歷代學者所重視,唐宋以后被列為儒家經(jīng)典之一。《爾雅》今習見者多為注疏本,向以晉郭璞注、宋邢昺疏《十三經(jīng)注疏本》最為通行。清代研究《爾雅》者甚多,其中郝懿行的《爾雅義疏》流傳較廣,影響較大。近人王國維《爾雅草木蟲魚鳥獸名釋例》(見《觀堂集林》,中華書局,1959年)、陳玉澍《爾雅釋例》(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排印本)是近代研究《爾雅》的重要著作。
上一篇:體育·射箭
下一篇:古代典籍·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