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編輯出版·佩文韻府的編輯
類書。由張玉書等七十多人奉康熙皇帝之命而編。從康熙四十三年(1704)開始,在以元代陰時夫的《韻府群玉》和明代凌稚隆的《五車韻瑞》為底本的基礎上大加增補,到康熙五十年(1711)成書。康熙很重視這部書,“親加考訂”,時時面授意見。因北京海淀暢春園內康熙有一個書房,名“佩文齋”,于是命名為《佩文韻府》。該書是一部官修的、規模較大的、匯編辭藻典故的類書,為供舊時文人吟詩作賦時采摘辭藻、對偶,尋求典故、軼聞,以便押韻對句而用的。全書正集444卷,收單字1.9萬多個,引錄的詞章、典故達140萬條之多。以單字統詞語,單字按照平水韻的一百零六韻排列,按詞條末字入韻。每個單字下加注反切和解釋,下列尾字和這個單字相同的詞語,按二字、三字、四字順序排列。字數相同的,則按這個字出自經、史、子、集不同典籍的來源為順序。詞語之下,列舉古書里用過的詩文典故例句。另外還排錄對語、摘句。所收詞語典故,凡是《韻府群玉》、《五車韻瑞》已采用的,叫做辭藻,列在前邊,兩書未收的,標一個“增”字,排在后面。
康熙五十五年(1716)又命張廷玉等拾遺補闕續編《韻府拾遺》,至五十九年成書,共120卷,是補《佩文韻府》的遺漏。體例與《佩文韻府》同,分為“補藻”和“補注”兩欄。只有查明詩文典故的出處時,才能理解其意義,《佩文韻府》在這方面做得較好。由于是按詞條末字入韻,不懂聲韻的人很難利用,幸而商務印書館編的索引能幫助解決這個困難。先后印過五種版本。常用的是1937年商務印書館的《萬有文庫》本,共七大冊,末冊是四角號碼索引和單字筆畫索引,并把《佩文韻府》和《韻府拾遺》合編在一起,使用很方便。
上一篇:古代典籍·佩文韻府
下一篇:小說·俠義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