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楹聯·硯
在漢代以前,我國并沒有硯,人們大多以蚌殼代替硯來用。漢時才有了陶硯。據《西京雜記》里記載:“漢制天子……以玉為硯,取其不冰。”這是漢代關于硯的最初記錄。除玉硯以外,還有陶硯,澄泥硯、瓦硯、金、銅、鐵、銀硯等。制造硯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是“端溪石”和“歙石”。這里所說的石其實為硬性粘土,它具有“細”和“膩”的性質,因此能夠“發墨”。硯的形狀有多種,但按其品種,可分為五品二十五種。即眉子石紋七種,外山羅紋十三種,黑山羅紋一種,金星紋三種,驢坑羅紋一種。
魏晉南北朝時,出現了瓷硯。后又制成為多足的青瓷硯。唐宋時期,開始采用端石、歙石制硯。宋代書法家米芾在《硯史》一書中,曾對晉硯、唐硯、宋硯的造型、制作方法、取材等方面,進行詳盡的論述。對端、歙兩硯的論證更為精詳。至明、清時,端、歙石硯便更為廣大書畫愛好者所喜愛,硯石的樣式也日臻完善多樣,如日樣、馬蹄樣、新月樣、人面樣、寶瓶樣、古錢樣、靈芝樣等等,一般來說,初學者應選用青石硯為要。
上一篇:圖書編輯出版·石刻文
下一篇:醫學·神農本草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