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賦文論·楚辭
①詩歌總集名。西漢末年劉向輯。劉向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人。漢皇族楚元王四世孫。西漢時著名學者,為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其所著《別錄》,為我國目錄學之祖。其所輯《楚辭》,收錄了戰國時楚人屈原的《離騷》、《九歌》、《九章》、《天問》、《遠游》、《卜居》、《漁父》,宋玉的《九辯》、《招魂》,景差的《大招》諸作,附以屈賦形式的漢人賈誼《惜誓》,淮南小山《招隱士》,東方朔《七諫》,嚴忌《哀時命》,王褒《九懷》及劉向自作《九嘆》,共計十六篇。東漢王逸為之作注,并增入己作《九思》及班固二“序”,成十七篇,皆為文士嘔心瀝血之作。《四庫全書總目》稱劉向所輯《楚辭》“為總集之祖”。(古人將《詩經》劃入經書類)②詩體名。其名最早見于西漢初期。主要作者是楚人屈原。他所作的《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奠定了該詩體的文學地位。主要特點是:作品中融合大量的神話故事,富于幻想。詩的字句,篇幅均較長。以抒情為主,多鋪陳敘事。句式靈活自由,語言多用口語虛詞,特別是大量運用語助詞“兮”字,增強了詩歌的節奏感。因《離騷》為這類詩歌的代表作,故又稱騷體。其濃郁的情感,豐富的想象,瑰麗的文辭,對后世的詩歌駢賦都產生了極深遠的影響。
上一篇:音樂戲曲·梧桐雨
下一篇:建筑技藝·樓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