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典籍·禮記·月令
1卷。作者佚名。成書于戰國時期。依照《夏小正》的體例編成。以全年十二月為序,列出每月之天象(以星象為主)、氣候狀況與植物、動物之間相應的變化,以及人事之間的關系。從《夏小正》到《月令》,明顯地可以見到在有些月份,天象與氣候的記載愈詳而物候的記載趨簡了,這表明古人的天文學成就有了新的發展,以大約的物候判斷節令的方法愈來愈讓位于準確的天象觀測。《月令》記載的恒星星名已達25個:營室、參、尾、奎、弧、建星、胃、斗(七星)、牽牛、畢、婺、女、翼、東井、亢、危、柳、火、角、房、虛、東辟、軫、婁、氐,從這些星名可見二十八宿的體系已經大致具備。《月令》還記載了每個月太陽所在的位置,表明對日躔的認識已相當成體系。《月令》已經基本只用恒星位置來確定節令、月份的變化。
上一篇:古代教育·禮記
下一篇:天文歷法·秦顓頊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