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作家論·鄭嵎
鄭嵎《津陽門》詩,七言百韻,為三唐歌行中第一長幅,可與《連昌宮詞》、《長恨歌》參觀。惟七言音節,昌黎以后,頓爾銷亡,知之者僅長吉,義山數人,至宋永叔、子瞻、魯直諸公而后復。此篇正恨其讀之不響耳。(管世銘 《讀雪山房唐詩序例)
鄭嵎詩“上皇夜半月中去,三十六宮愁不歸”,寫得情景俱酣,使人聳聽。元人《宋元唐宮詞補遺》 云:“昭陽仙仗五云中,遙聽笙簫起碧空。夜半月明人望幸,君王自在廣寒宮。”非不婉秀,已無鄭詩之警矣。唐人之不可及如此。(陶元藻《鳧亭詩話》 卷上)
鄭嵎《正陽門歌》為全唐詩第一長篇。中言羅公幻術,頗為怪異。然至逢繯上之山鬼,不能為官家指發六軍,其幻術亦不足重矣。(林昌彝 《海天琴思錄》卷二)
上一篇:唐詩·作家論·郎士元
下一篇:唐詩·作家論·鄭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