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詩歌·陸游·書憤·陸游在詩史上地位的補充說明》鑒賞
陸游在我國文學史上的崇高地位,是早已確立了的,他的大量作品為其奠定了堅實基礎。著名學者錢鐘書在他的《宋詩選注》中,曾作過中肯評價——
他 (陸游) 的作品主要有兩方面: 一方面是悲憤激昂,要為國家報仇雪恥,恢復喪失的疆土,解放淪陷的人民; 一方面是閑適細膩,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慰貼出當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狀……。
陸游的特點,他不但寫愛國、憂國的情緒,并且聲明救國、衛國的膽量和決心。
后世對于陸游作品及其形式的評價,并不是直線的,而是時左時右,忽高忽低,呈波浪式起伏。對于他的第一方面作品,也就是愛國詩人的形象,在宋代當世,是極受熱愛與推崇的。但由元至明代中葉,卻受到了冷落和忽視。這時主要是靠“第二方面(作品)”去打動后世好幾百年的讀者。“造成了陸游是個老清客”的形象。這個偏向,直至清代末才矯正過來,因為那時人們正遇上陸游的當年曾經有過的處境,即:國勢衰弱,外敵壓迫。于是,對陸游的愛國詩篇和愛國詩人有了深刻的認識和親切的體驗,一個大無畏的熱烈的愛國者的高大形象才又重樹了起來。
上一篇:《清代詩歌·黃景仁·都門秋思(四首選一)》鑒賞
下一篇:《清代詩歌·顧炎武》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