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兩漢·楚辭之成書
楚辭是戰國后期由屈原在楚歌的基礎上創造而成的一種詩歌新樣式,代表詩人除屈原外,尚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漢成帝河平三年(前26),劉向領校中秘書,整理屈宋等人的作品,始編定《楚辭》,分十六卷。后王逸又收入自己的作品和班固的《離騷敘》,并加注釋,為《楚辭章句》十七卷。劉向的書早已亡佚,唯王逸的章句流傳至今。《四庫全書總目》卷一四八:“初,劉向裒集屈原《離騷》、《九歌》、《天問》、《九章》、《遠游》、《卜居》、《漁父》,宋玉《九辯》、《招魂》,景差《大招》,而以賈誼《惜誓》,淮南小山《招隱士》,東方朔《七諫》,嚴忌《哀時命》,王褒《九懷》及劉向所作《九嘆》,共為《楚辭》十六卷,是為總集之祖。逸又益以己作《九思》,與班固二敘,為十七卷,而各為之注。”
上一篇:先秦兩漢·桓譚鼓琴失態
下一篇:兩宋·歐陽修一人識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