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話。六卷。清張德瀛撰。張德瀛(生卒年不詳),字采珊,別號山陰道上人。廣東番禺人。工詞,著有《耕煙詞》?!对~徵》一向流傳不廣,自近人唐圭璋從葉恭綽處獲得此書,收入《詞話叢編》,始為學者所重視,是晚清一部“深博明通”(唐圭璋語)的詞學著作。
卷一至卷三對歷代詞作的用字、句法、聲律、詞牌、立意、寄興、風格、意境等方面多所論述。卷四載自五代至明的詞集、詞學著作一百七十種,包括詞集、詞選、詞譜、詞話等類,每種均注明著者、版本。卷五、卷六雜記唐、宋、元、明、清詞作品評、掌故,特別是對清詞部分的論述頗有見解,如評嘉慶、道光以還詞七十余家,各以八字概括其特點,還注明作者的名、字、籍貫、詞集名,對清詞研究者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詞徵》對詞的演變和作家風格,都有不少深刻的見解,如曰:“陸務觀云:‘倚聲制詞,起于唐之季世?!衷疲骸娭镣硖莆寮?,風格卑陋,千人一律,而長短句精巧高麗,后世莫及?!艘嗟科涫级?。實則詞至北宋,堂廡乃大,至南宋而益極其變。晚唐五代小詞,沾沾自喜,未足言極軌也?!庇衷疲骸巴逯~溫潤,東坡之詞軒驍,美成之詞精邃,少游之詞幽艷,無咎之詞雄邈。北宋惟五子可稱大家?!痹偃缯撛~的情與景的關系,曰:“詞之訣曰情景交煉。宋詞如李世英:‘一寸相思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情語也。梅堯臣:‘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斜陽,翠色和煙老’,景語也。姜堯章:‘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景寄于情也。寇平叔:‘倚樓無語欲銷魂,長空黯淡連芳草’,情系于景也。詞之為道,大旨固不出此?!痹偃缯撉逶~流變曰:“愚謂本朝詞亦有三變。國初朱、陳角立,有曹實庵、成容若、顧梁汾、梁棠村、李秋錦諸人以羽翼之,盡祛有明積弊,此一變也。樊榭崛起,約情斂體,世稱大宗,此二變也。茗柯開山采銅,創常州一派,又得惲子居、李申耆諸人以衍其緒,此三變也。”這些論述均皆精當。
由唐圭璋采自《閣樓叢書》,編入《詞話叢編》,1986年中華書局出版。
上一篇:論詞隨筆
下一篇:曲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