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張曙《浣溪沙》詞曰:“枕障薰爐隔繡幃。二年終日兩相思。好風明月始應知。天上人間何處去,舊歡新夢覺來時。黃昏微雨畫簾垂。”
關于此詞本事,五代十國時荊南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八記曰:“唐張祎侍郎,朝望甚高,有愛姬早逝,悼念不已。因入朝未回,其猶子右補闕曙,才俊風流,因增大阮之悲,乃制《浣溪沙》,其詞曰(略),置于幾上。大阮朝退,憑幾無聊,忽睹此詩(按:應作‘詞’),不覺哀慟,乃曰:‘必是阿灰所作。’阿灰,即中諫小字也。然于風教,似亦不可。以其叔侄年顏相似,恕之可耳。諺曰:‘小舅小叔,相追相逐。’謔戲固不免也。”按光憲《瑣言》之作,蓋有感于晚唐以后秘籍亡佚,為保存唐末五代時期朝野遺聞佚事,以勉勵、勸誡后人。其資料來源,主要得之于交游,自序謂“每聆一事,未敢孤信,三復參校,然始濡毫”,可見寫作態度之嚴肅。故所記多翔實可信。此條或亦不誣。惟后蜀趙崇祚編《花間集》,則屬此詞于張泌名下,字句亦小異。孫、趙二氏年輩相若,《北夢瑣言》、《花間集》二書編撰時代略同,未知孰是孰非。大抵《瑣言》記其事始末甚詳,或較可信。
上一篇:唐張志和《漁父詞》(西塞山邊白鷺飛)本事
下一篇:唐·李白《清平調詞》三首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