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中異調同形,指某些詞調字數、格律相同,但所據樂曲不同,不能視為一調異名。如唐張祜《楊柳枝》、劉禹錫《浪淘沙》和孫光憲《竹枝》,皆為七言四句體。又如歐陽炯《赤棗子》,《詞律》卷一:“此詞與《搗練子》、《桂殿秋》句法相同,未免錯認。”但平仄稍有不同,當非同調異名。此類句法形式上相同的詞作,大都出于唐五代詞,宋代詞體繁衍增多,詞調體格相同者漸少。
詞中異調同形,指某些詞調字數、格律相同,但所據樂曲不同,不能視為一調異名。如唐張祜《楊柳枝》、劉禹錫《浪淘沙》和孫光憲《竹枝》,皆為七言四句體。又如歐陽炯《赤棗子》,《詞律》卷一:“此詞與《搗練子》、《桂殿秋》句法相同,未免錯認。”但平仄稍有不同,當非同調異名。此類句法形式上相同的詞作,大都出于唐五代詞,宋代詞體繁衍增多,詞調體格相同者漸少。
上一篇:詞的韻致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詞學中的異調同名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