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詞”的名稱,最早見于王灼《碧雞漫志》卷二,謂萬俟詠“初自集分兩體,曰雅詞,曰側艷,目之曰勝萱麗藻”。這表明北宋后期詞作有雅體,并開始有求“雅”的呼聲。至南宋初曾慥編定《樂府雅詞》三卷、《拾遺》二卷,鲖陽居士又編《復雅歌詞》,選錄詞作以雅正為標準。一時詞家以“雅詞”為詞的別稱,并以此名詞集者甚多,蔚然成風。如張孝祥詞集《紫微雅詞》、趙彥端《介庵趙寶文雅詞》、程垓《書舟雅詞》等。此后張炎《詞源》、沈義父《樂府指迷》等書,皆以“清空雅正”為評價詞作的最高標準,遠離民間俗曲,并成為士大夫一味追求的文學形式和意趣。然詞體有雅有俗,不能相互排斥。元陸輔之《詞旨》謂“詞亦難言矣,正取近雅而又不遠俗”。又云:“凡觀詞須先識古今體制雅俗。”頗為中肯。
上一篇:什么是倚聲填詞
下一篇:什么是序·序子·中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