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自漢魏樂府至盛唐詩歌,句法由五言演化為七言長句。稍后又有三、五、七言歌詩,如韓偓《香奩集》已編為“長短句”,但與《花間集》中曲子詞并不相同,和音韻多變的樂曲也不能適應。它是從七言歌行體中分化出來而逐漸過渡到令、慢的新體詩。宋胡仔《苕溪漁隱詞話》卷二謂:“唐初歌辭多是五言詩,或七言詩,初無長短句。自中葉以后,至五代漸變成長短句。及本朝則盡為此體。今所存止《瑞鷓鴣》、《小秦王》二闋,是七言八句詩,并七言絕句而已。”可見宋詞淵源于唐代長短句,但又完全適合樂曲的要求。這種“依曲拍為句”的形式,發展到南宋時期已成為詞的另一個名稱。宋人詞集中以長短句定名的,有秦觀《淮海居士長短句》、辛棄疾《稼軒長短句》等。
上一篇:什么是詞的長調
下一篇:什么是詞的自度曲·自制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