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今世無工
【出典】 唐·韓愈《韓昌黎文集》卷四《送楊少尹序》:“昔疏廣、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辭位而去,于是公卿設(shè)供帳,祖道都門外……漢史既傳其事,而后世工畫者又圖其跡,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國子司業(yè)楊巨源方以能詩訓(xùn)后進,一旦以年滿七十,亦白丞相去歸其鄉(xiāng)。……今楊與二疏其意豈異也……見今世無工畫者,而畫與不畫,因不論也。”
【釋義】 韓愈送別楊巨源少尹告老還鄉(xiāng),為之作序,將楊氏同漢代二疏相比并,說對于二疏,“后世工畫者又圖其跡,至今照人耳目”;而對于楊氏,“見今世無工畫者,而畫與不畫,因不論也”。意思是,今世無人為楊氏作畫,也不影響他名垂青史。
【例句】 今世無工,盡置之勿道,焜煌處、獨青史。(劉克莊《水龍吟·壽趙癯齋》2647)這里連接上文,化用韓愈文意,暗以楊巨源比擬趙癯齋,稱贊他及時告老還鄉(xiāng)。
上一篇:典故《今不樂,空追惜》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今人犁田古人墓》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