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行歌朱買臣
【出典】 《漢書》卷六四上《朱買臣傳》:“朱買臣字翁子,吳人也。家貧,好讀書,不治產業,常艾薪樵,賣以給食,擔束薪,行且誦書。其妻亦負戴相隨,數止買臣毋歌謳道中。買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買臣笑曰:‘我年五十當富貴,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貴報女功。’妻恚怒曰: ‘如公等,終餓死溝中耳,何能富貴?’買臣不能留,即聽去。其后,買臣獨行歌道中,負薪墓間。”參見“會稽章”條。
【釋義】 西漢朱買臣家境貧寒,賣柴為生,他自信五十歲即可富貴,故而一邊負薪,一邊唱歌。后官吳郡太守,榮歸故里,并升任主爵都尉,官列九卿。
【例句】 印漫累累,綬何若若,休羨行歌朱買臣。(趙善括《沁園春》[千里風湍] 1982)這里用由貧困而發跡的朱買臣事,表示對功名富貴的淡漠。
上一篇:典故《行歌拾穗》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行藏倚樓》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