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革爻居四九
【出典】 《周易·革卦》:“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三國魏·王弼注:“初九處下卦之下,九四處上卦之下,故能變也,無應悔也。與水火相比,能變者也,是以悔亡。處水火之際,居會變之始。能不固吝,不疑于下,信志改命不失時愿,是以吉也。有孚,則見信矣,見信以改命,則物安而無違,故曰‘悔亡,有孚改命,吉’也?!?/p>
【釋義】 《周易》的“革”卦是講更革、變更的。爻居四九指的是九四爻,九四爻的位置在上卦之下,處水火之際,是發生變化的開始。故爻辭有“改命,吉”之語。古人常借以表示命運向好的方向轉換。
【例句】 人道革爻居四九,誰知數在邅迍。(何夢桂《臨江仙·和毅齋兄壽》3148)這里說人家皆以為我要交好運了,豈料我仍是處在困厄的定數之中,是人生失意的憤慨之辭。
上一篇:典故《革潢池風俗》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高人右丞句》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