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擊壤集
或稱《伊川擊壤集》。詩別集。二十卷,集外詩一卷。宋邵雍撰。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著錄作二十卷;并云“集自為序”,意即此集為雍自編。《直齋書錄解題》特其列入“詩集類”,是知其在宋代即只有詩無文。此集何時刊刻,宋無記載,據《天祿琳瑯書目》載元刊《擊壤集》,云宋時《擊壤集》雍所自刻。其自序署宋英宗治平三年丙午(1066年),當即刻于此年。宋刻傳世很少,《藏園訂補郘亭知見傳本書目》記有宋蔡弼子、蔡文子刊本,題為《康節先生擊壤集》,分內外集,與世行本異。另黃丕烈藏有一宋殘本。元、明刊本較多。毛晉汲古閣曾藏元刊二十卷本,楊紹和海源閣曾藏十八卷本(號稱“宋刻”)。至明初,邵集刻本則多附有“集外詩”一卷,或“補遺”一卷。較著名者有明初刊本,被季振宜、張蓉鏡、郡耀淵等誤認為宋刻,至使蓉鏡于空頁,以血書“佛”字,感謝“慈光覆護”。另有明英宗正統(1436—1449)“道藏本”;憲宗成化(1465—1487)間,有希古(南釗,任河南右參政)乙未(1475年)序本,及河南畢亨庚子(1480年)序本。此兩刊可能用一版,即藏于洛陽安樂窩書院之版。畢序本已收入民國年間商務印書館所編之《四部叢刊》。另有明世宗嘉靖(1522—1566)間刊本。又穆宗隆慶(1567—1572)間,有黃吉甫刊本,作八卷。此本于神宗萬歷(1573—1620)末有儲昌祚、儲顯祚重刻本。明末還有文靖書院所刊二十卷本。至清則在圣祖康熙(1662—1722)、高宗乾隆(1736—1795)、德宗光緒(1875—1808)年間皆有刊刻。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馮班
下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總集·列朝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