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三疊曲
【出典】 宋·蘇軾《蘇軾文集》卷六七《題跋·書陽關第四聲》:“舊題《陽關》三疊,然今歌者,每句再疊而已,通一首言之,又是四疊。皆非是。或每句三唱,以應三疊之說,則叢然無復節奏。余在密州,有文勛長官,以事至密,自云得古本《陽關》,其聲宛轉凄斷,不類向之所聞,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疊。乃知唐本三疊蓋如此。及至黃州,偶讀白樂天《對酒》詩云:‘相逢且莫推辭醉,新唱《陽關》第四聲。’注:‘第四聲:勸君更盡一杯酒。’以此驗之,若第一句疊,則此句為第五聲矣,今為第四聲,則第一不疊審矣。”參見“一曲陽關”條。
【釋義】 古時歌曲,反復吟唱某句,稱“三疊”。王維《渭城曲》抒寫送別之情,演唱時也作“三疊”處理,稱《陽關三疊》。后世常用作送別的典故。
【例句】 ①向三疊聲中,蘭橈荃棹,桂醑椒漿。明朝濮渝江上,對暮云、平野北風涼。(魏了翁《木蘭花慢·即席和韻》2384)這里用“三疊”代指送別曲。②三疊曲,四愁詩,心事少人知。(仇遠《燕歸來》[三疊曲]3400)這里借“三疊曲”表現離愁。
上一篇:典故《三變》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三臺》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