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三休
【出典】 《舊唐書》卷一九○下《文苑傳·司空圖傳》:“司空圖字表圣,本臨淮人也。……圖有先人別墅在中條山之王官谷,泉石林亭,頗稱幽棲之趣。自考槃高臥,日與名僧高士游詠其中。晚年為文,尤事放達,常擬白居易《醉吟傳》為《休休亭記》曰:‘司空氏禎貽溪之休休亭,本名濯纓亭,為陜軍所焚。天復癸亥歲,復葺于壞垣之中,乃更名曰休休。休,休也,美也,既休而美存焉。蓋量其才一宜休,揣其分二宜休,耄且聵三宜休。又少而惰,長而率,老而迂,是三者皆非濟時之用,又宜休也。……因為《耐辱居士歌》,題于東北楹曰:“咄咄,休休休,莫莫莫,伎倆雖多性靈惡,賴是長教閑處著。休休休,莫莫莫,一局棋,一爐藥,天意時情可料度。白日偏催快活人,黃金難買堪騎鶴。若問:爾何能?答云:耐辱莫。”’其詭激嘯傲,多此類也。”
【釋義】 司空圖于唐僖宗朝官中書舍人,退居后屢征不起,于山間別墅建休休亭(《唐才子傳》作“三休亭”),自謂“量才”、“揣分”、“耄而聵”三宜休,作《耐辱居士歌》有“休休休、莫莫莫”語。后世常用作退居優游的典故。
【例句】 老矣復焉求?何止賦三休。(黃升《木蘭花慢·乙巳病中》2994)這里以司空圖賦三休事為襯托,抒寫退居情懷。
上一篇:典故《三休》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三余事業》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