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舌弄笙簧
【出典】 《詩經·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顏之厚矣。”唐·孔穎達疏:“巧為言語,結構虛辭,速相待合,如笙中之簧,聲相應和。”
【釋義】 《巧言》以笙中之簧,聲相應和比喻小人善為巧言迎合。
【例句】 惟有流鶯當此際,舌弄笙簧如約。(吳潛《念奴嬌·戲和仲殊。已未四月二十七日》2758)這里活用《巧言》語,比擬黃鶯的美妙鳴聲。
詩詞典故·舌弄笙簧
【出典】 《詩經·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顏之厚矣。”唐·孔穎達疏:“巧為言語,結構虛辭,速相待合,如笙中之簧,聲相應和。”
【釋義】 《巧言》以笙中之簧,聲相應和比喻小人善為巧言迎合。
【例句】 惟有流鶯當此際,舌弄笙簧如約。(吳潛《念奴嬌·戲和仲殊。已未四月二十七日》2758)這里活用《巧言》語,比擬黃鶯的美妙鳴聲。
上一篇:典故《舌在齒牙牢》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舍我其誰》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