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壽身壽國
【出典】 《管子·形勢解》:“起居時,飲食節,寒暑適,則身利而壽命益。”又,《管子·霸言》:“國在危亡,而能壽者,明圣也。是故先王……其所賞者,明圣也。夫一言而壽國,不聽而國亡,若此者,大圣之言也。”《呂氏春秋》卷二二《慎行論·求人》:“得賢人,國無不安,名無不榮;失賢人,國無不危,名無不辱。先王之索賢人,無不以也。……虞用宮之奇、吳用伍子胥之言,此二國者,雖至于今存可也,則是國可壽也。有能益人之壽者,則人莫不愿之;今壽國有道,而君人者而不求,過矣。”
【釋義】 古人認為,人和國家的壽命均可延長。若使身體受益而生命延長,關鍵在于起居、飲食、寒暑得當;而國家存在久長的關鍵,則在于君王的善用賢才,信而不疑。后因用“壽身壽國”詠社稷老臣。
【例句】 世事今如許,只先生壽身壽國,尚堪撐拄。(翁合《賀新郎·壽蔡參政》2957)這里用壽身壽國稱頌蔡參政,說他是南宋危亡之際,以老健扶傾的“擎天一柱”。
上一篇:典故《壽而臧》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壽非金石》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