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十二金釵
【出典】 《玉臺(tái)新詠》卷九《歌詞二首》其二:“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織綺,十四采桑南陌頭。十五嫁為盧家婦,十六生兒字阿侯。盧家蘭室桂為梁,中有郁金蘇合香。頭上金釵十二行,足下絲履五文章。……”(按,《樂府詩集》卷八八錄此詩,作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唐·白居易《酬思黯戲贈(zèng)同用狂字》詩:“鐘乳三千兩,金釵十二行。妒他心似火,欺我發(fā)如霜。”自注:“思黯自夸前后服鐘乳三千兩,甚得力,而歌舞之妓頗多。來詩謔予贏老,故戲答之。”(見《全唐詩》卷四五七)
【釋義】 古歌詞詠洛陽女子莫愁,有“頭上金釵十二行”之句,唐代詩人白居易借用其字面以“金釵十二行”代指眾多家妓。宋人沿用為典。
【例句】 ①徘徊,隼旟前后,三千珠履,十二金釵。(柳永《玉蝴蝶》[漸覺芳郊明媚]40)這里用“十二金釵”描繪州府長(zhǎng)官出游,有不少姬妾陪同。②甲第新成,開尊行樂,脆管繁弦十二釵。(王邁《沁園春·迎方右史德潤(rùn)》2522)這里用“十二釵”描繪方氏新開甲第,女樂羅列。③十二列金釵,一局文楸罷。(吳潛《生查子》[誰家白面郎]2742)這里用“十二列金釵”描繪貴公子在畫舫中同姬妾嬉戲。
上一篇:典故《十二瑤臺(tái)》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十二闌干閑倚遍》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