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隨何
【出典】 《史記》卷九一《黥布傳》:“項籍死,天下定,上置酒。上折隨何之功,謂何為腐儒,為天下安用腐儒。隨何跪曰:‘夫陛下引兵攻彭城,楚王未去齊也,陛下發步卒五萬人,騎五千,能以取淮南乎?’上曰:‘不能。’隨何曰:‘陛下使何與二十人使淮南,至,如陛下之意,是何之功賢于步卒五萬人騎五千也。然而陛下謂何腐儒,為天下安用腐儒,何也?’上曰:‘吾方圖子之功?!曇噪S何為護軍中尉?!?/p>
【釋義】 隨何,漢初的辯士,曾為漢高祖劉邦說降九江王英布,劉邦貶抑他為“腐儒”,他亦據理反駁。后遂用為故實。
【例句】 莫折隨何,寧可書癡勝彼多。(沈瀛《減字木蘭花·癡》1658)這里用典以表明見解,謂“書癡”自有勝人之處。亦如隨何之未可輕加貶抑。
上一篇:典故《隋珠抵鵲》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隨宜有竹》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