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陶靖節
【出典】 《文選》卷五七晉·顏延年(延之)《陶征士誄·序》:“有晉征士尋陽陶淵明,南岳之幽居者也。……初辭州府三命,后為彭澤令。道不偶物,棄官從好……灌畦鬻蔬,為供魚菽之祭;織絇緯蕭,以充糧粒之費。心好異書,性樂酒德……有詔征為著作郎,稱疾不到。春秋若干,元嘉四年月日,卒于尋陽縣之某里。……若其寬樂令終之美,好廉克己之操,有合謚典,無愆前志,故詢諸友好,宜謚曰靖節征士。”
【釋義】 陶靖節,指陶淵明。陶淵明辭官棲隱,樂道安貧,品高行潔,死后被朋友私謚為靖節征士。后因用為詠隱士或高士的典故。
【例句】 問誰姓字、在底中居,曰陶靖節,白居士,邵堯夫。(沈瀛《行香子》[野叟歸歟]1654)這里以朋友中有陶靖節來映襯自己品性的高逸。
上一篇:典故《陶門》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隋珠抵鵲》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