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灘流縈八節
【出典】 唐·白居易《開龍門八節石灘詩二首·序》:“東都龍門潭之南,有八節灘、九峭石。船筏過此,例及破傷。舟人楫師,推挽束縛。大寒之月,裸跣水中,饑凍有聲,聞于終夜。予嘗有愿,力及則救之。會昌四年,有悲智僧道遇,適同發心,經營開鑿。貧者出力,仁者施財。于戲!從古有礙之險,未來無窮之苦,忽乎一旦盡除去之。”(見《全唐詩》卷四六○)宋·蘇軾《蘇軾詩集》卷二八《郭熙畫山水平遠》詩:“為畫龍門八節灘,待向伊川買泉石。”
【釋義】 河南洛陽龍門山下,伊水流過,有著名風景游覽點八節灘,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晚年隱居此地時于會昌四年(844)依自然之勢經營開鑿的。北宋時蘇軾曾打算卜居于此過隱士生活,與友人文彥博做伴。后因用“灘流縈八節”作為隱居之地的泛稱。
【例句】 顧盼灘流縈八節,呼吸湖光穿九曲。(呂勝己《魚游春水》[林梢聽布谷]1764)這里用“灘流縈八節”想象自己隱居之后自得山水之樂。
上一篇:典故《涑水開元祐》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獺髓輕勻》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