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緹縈
【出典】 《史記》卷一○五《倉公列傳》:“太倉公者,齊太倉長,臨菑人也,姓淳于氏,名意。”“文帝四年中,人上書言意,以刑罪當傳西之長安。意有五女,隨而泣。意怒,罵曰:‘生子不生男,緩急無可使者!’于是少女緹縈傷父之言,乃隨父西。上書曰:‘妾父為吏,齊中稱其廉平,今坐法當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復生而刑者不可復續,雖欲改過自新,其道莫由,終不可得。妾愿入身為官婢,以贖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書聞,上悲其意,此歲中亦除肉刑法。”
【釋義】 西漢時,少女緹縈上書漢文帝,要求代父贖刑,使漢文帝廢除了肉刑,其父得免。后因用作稱贊孝女的典故。
【例句】 緹縈生下雖無益,謝女他年或解圍。(無名氏《鷓鴣天·賀人生女》3776)這里反用緹縈之父認為生女無益的語意,說明:不要認為生下一個女兒無用,將來她或許能成長為謝道韞那樣有才的女子。
上一篇:典故《緹室飛灰》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緹騎》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