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啼鴂
【出典】 見“一鴂無聊”條。
【釋義】 鶗鴂啼鳴于春末夏初,其時正是落花季節。后用“啼鴂”吟詠時令之轉換,感嘆花事之消歇。
【例句】 ①小院黃昏人憶別,落紅處處聞啼鴂。(蘇軾《蝶戀花》[春事闌珊芳草歇]328)這里以處處聞啼鴂來渲染春天歸去、客里無聊的傷感氣氛。②向啼鴂聲中,落紅影里,忍負芳年。(張镃《木蘭花慢·甲寅三月中浣,邀樓大防……》2139)這里用啼鴂聲象征大好春光的消逝。③夜來夢繞宛溪干,啼鴂夢中酸。(吳潛《朝中措·四用韻》2762)這里用夢聞啼鴂而心酸感嘆春光的流逝。④都將千里芳心,十年幽夢,分付與,一聲啼鴂。(湯恢《祝英臺近》[宿酲蘇]2979)這里用“啼鴂”象征美好事物的終結。⑤銷魂遠,千山啼鴂,十里荼䕷。(湯恢《八聲甘州》[摘青梅薦酒]2979)這里用“千山啼鴂”顯示春天歸去,夏天來臨。
上一篇:典故《啼鶯求友》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天一地二》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