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調羹
【出典】 見“和羹”條。
【釋義】 商王武丁命傅說為相,有“若作和羹,爾惟鹽梅”之語,將為相的作用比方為和羹時以鹽梅調味。后因以“調羹”為詠宰相的典故,亦借以詠梅。
【例句】 ①枝頭著子,聊與世調羹,功就后,盍歸休,還記來時不。(趙長卿《驀山溪·和曹元寵賦梅韻》1803)這里用梅子調羹以切題,暗亦點出自己的用世之情。②容著水精鹽,覓個調羹處。(黃人杰《生查子》[煙雨不多時]2017)此詞詠梅。這里以“調羹”藏一“梅”字以切題。③只恐梅梢青子,已露調羹消息,金鼎待公歸。(楊炎正《水調歌頭·呈辛隆興》2111)這里說辛棄疾已有拜相之兆,意在頌美。④只恐道間驛使,先寄調羹消息,歸去總無由。(楊炎正《水調歌頭·送張史君》2112)這里說張史君在還家途中即會聽到拜相的消息,是祝美與寬慰之辭。⑤待調羹事了卻歸來,尋前話。(劉克莊《滿江紅·林元質侍郎生日》2617)這里說等到林元質相業成就后再來重尋前話,意在稱美他堪為宰相之任。⑥步新堤,金鼎調羹也,梅子黃時。(趙以夫《燕春臺·送徐意一》2669)這里用以贊美徐意一此去將任宰相。⑦只恐九重,思賢夢覺,未屈調羹手。(翁定《壺中天·壽致政邑宰六十三,子任尉,孫領薦》2723)這里以“調羹手”稱致政邑宰,贊美他有宰相之才。⑧欲賞一枝,樽前為壽,愿公歸作調羹手。(無名氏《七娘子·壽梅太守》3757)這里用以祝愿梅太守還朝為相,暗亦以鹽梅之“梅”切其姓氏。
上一篇:典故《調玉髓》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跕鳶墮水》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