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韋康
【出典】 《漢書》卷七三《韋賢傳》:“韋賢字長孺,魯國鄒人也?!t為人質樸少欲,篤志于學,兼通《禮》、《尚書》,以《詩》教授,號稱鄒魯大儒?!薄稘h書》卷八一《匡衡傳》:“匡衡字稚圭,東海承人也。父世農夫,至衡好學,家貧,庸作以供資用,尤精力過絕人。諸儒為之語曰:‘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薄稘h書》卷九《元帝紀贊》:“貢、薛、韋、匡迭為宰相。”唐·顏師古注:“貢禹、薛廣德、韋賢、匡衡迭互而為丞相也?!?/p>
【釋義】 韋康即韋匡,指西漢韋賢與匡衡,宋人為避宋太祖趙匡胤諱改言韋康。韋賢曾教授《詩經》,匡衡以善解《詩經》著稱。
【例句】 聞廟瑟音,識關雎亂,詩學專門盡不妨。百年后,尚庶幾申白,不數韋康。(劉克莊《沁園春·寄竹溪》2597)這里借韋賢、匡衡為襯托,表現對《詩經》的研究將達到很高水平。
上一篇:典故《韋平》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韋曲》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