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忘味三月
【出典】 《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p>
【釋義】 孔子在魯國賞虞舜《韶》樂,因長時間沉醉于古樂的趣味間而嘗不出肉味。后常用“忘味”形容事物品味高妙使人沉醉。
【例句】 ①葉底芳蕤如綴,坐對廣庭忘味。(王之道《如夢令·和張文伯木犀》1162)這里用本典敘寫詞中人為木犀(桂花)所吸引。②繞梁聲在,為伊忘味三月。(辛棄疾《念奴嬌》[洞庭春晚]1949)此詞通篇以美女比擬丹桂。句中用本典贊美丹桂情韻無窮,使作者為之忘味。
詩詞典故·忘味三月
【出典】 《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p>
【釋義】 孔子在魯國賞虞舜《韶》樂,因長時間沉醉于古樂的趣味間而嘗不出肉味。后常用“忘味”形容事物品味高妙使人沉醉。
【例句】 ①葉底芳蕤如綴,坐對廣庭忘味。(王之道《如夢令·和張文伯木犀》1162)這里用本典敘寫詞中人為木犀(桂花)所吸引。②繞梁聲在,為伊忘味三月。(辛棄疾《念奴嬌》[洞庭春晚]1949)此詞通篇以美女比擬丹桂。句中用本典贊美丹桂情韻無窮,使作者為之忘味。
上一篇:典故《忘卻金閨故步》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忘年友》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