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詩成奪袍
典源出處 唐·劉餗 《隋唐嘉話》卷下:“武后游龍門,命群官賦詩,先成者賞錦袍。左史東方虬既拜賜,坐未安,宋之問詩復(fù)成,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稱善,乃就奪袍衣之。”《舊唐書·文苑傳·宋之問傳》:“則天幸洛陽龍門,令從官賦詩,左史東方虬詩先成,則天以錦袍賜之。及之問詩成,則天稱其詞愈高,奪虬錦袍以賞之。” 《新唐書 ·宋之問傳》亦載。
釋義用法 唐武則天游幸龍門,命
隨從官員作詩,宋之問詩文理兼美,受到武后夸贊,將已賞給別人的錦袍又奪回賞給他。后用此典稱人文才優(yōu)美,壓倒眾人。
用典形式
【奪袍】 唐 ·杜甫:“龍舟移棹晚,獸錦奪袍新。”
【讓錦袍】 唐·元稹:“南郡傳紗帳,東方讓錦袍。”
【奪錦才】 明 ·高啟:“被澤徒深厚,慚無奪錦才。
【奪錦袍】 宋·陸游:“割愁何處有并刀,傾座誰能奪錦袍?”金 ·元好問:“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吳儂奪錦袍。”
【賭錦袍】 唐·羅隱:“分茅裂土才三十,猶擬回頭賭錦袍。”
【詩成奪袍】 宋·嚴日益:“沉香亭北雉尾高,詩成先奪云錦袍。”
【東方學(xué)士袍】 明 ·楊慎:“詔乘西第將軍馬,詩奪東方學(xué)士袍。”
【詩成得繡袍】 唐·杜甫:“客醉揮金碗,詩成得繡袍。”
上一篇:詩詞典故《識韓》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詩播雞林》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