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管城子
典源出處 唐·韓愈《毛穎傳》:“毛穎者,中山人也。……秦始皇時,蒙將軍恬南伐楚,次中山,將大獵以懼楚,召左右庶長與軍尉,以連山筮 (shi) 之,得天與人文之兆。筮者賀曰:‘今日之獲,不角不牙,衣褐之徒,缺口而長須,八竅而跌居,獨取其髦,簡牘是資。天下其同書,秦其遂兼諸侯乎?’遂獵,圍毛氏之族,拔其豪,載穎而歸,獻俘于章臺宮,聚其族而加束縛焉。秦皇帝使恬賜之湯沐,而封諸管城,號曰管城子,日見親寵任事。穎為人強記而便敏,自結繩之代以及秦事,無不篡錄。陰陽、卜筮、占相、醫方、族氏、山經、地志、字書、圖畫、九流、百家、天人之書,及至浮圖、老子、外國之說,皆所詳悉。又通于當代之務,官府簿書,市井貨錢注記,惟上所使。自秦皇帝及太子扶蘇、胡亥、丞相斯、中車府令高,下及國人,無不愛重。”
釋義用法 唐韓愈著《毛穎傳》,用擬人化的手法,來描寫毛筆,稱筆為毛穎,說他封于管城,號為管城子。后以此典代指筆。
用典形式
【毛穎】 宋·范成大:“三冬自苦坐毛穎,一夢微官陪螱飛。”宋·張元干:“避謗疏毛穎,推愁賴索郎。”宋·陸游:“逢迎風月曲生事,彈壓江山毛穎功。”
【管城】 宋·蘇軾:“陶泓不稱管城沐,醉石可助平泉醒。”宋·陳與義:“大庾嶺頭梅萼,管城呼上屏來。”清·趙執信:“臥看邊笥章句枯,坐擁管城鬢毛禿。”
【管城子】 宋·黃庭堅:“管城子無食肉相,孔方兄有絕交書。”宋·陸游:“賴有生平管城子,不妨驅使答風光。”清·龔自珍:“阿咸從我十日游,遇管城子于虎丘。”
【管城公】 宋·陳師道:“徑須脫帽管城公,小試玉堂揮翰手。”宋·黃庭堅:“政以多知巧言語,失身來作管城公。”
【管城穎】 宋·蘇軾:“借君方諸淚,一洗管城穎。”
【管城居士】 宋·李處全:“一笑書生事業,誰信管城居士,不換碧油憧。”
上一篇:詩詞典故《管中窺豹》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管寧揮金》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