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壺中天地
典源出處 晉·葛洪《神仙傳·壺公》:“壺公者,不知其姓名也。……時(shí)汝南有費(fèi)長房者,為市掾,忽見公從遠(yuǎn)方來,入市賣藥,人莫識之。賣藥口不二價(jià),治病皆愈,語買人曰: 服此藥必吐某物,某日當(dāng)愈,事無不效。其錢日收數(shù)萬,便施與市中貧乏饑凍者,唯留三五十。常懸一空壺于屋上,日入之后,公跳入壺中,人莫能見,唯長房樓上見之,知非常人也。長房乃日日自掃公座前地,及供饌物,公受而不辭,如此積久,長房尤不懈,亦不敢有所求。公知長房篤信,謂房曰:‘至暮無人時(shí)更來。’長房如其言即往。公語房曰:‘見我跳入壺中時(shí),卿便可效我跳,自當(dāng)?shù)萌搿!L房依言,果不覺已入。入后不復(fù)是壺,唯見仙宮世界,樓觀重門閣道,公左右侍者數(shù)十人。公語房曰:‘我仙人也,昔處天曹,以公事不勤見責(zé),因謫人間耳。卿可教,故得見我。’”《后漢書·方術(shù)列傳》亦載,文略,《云芨七簽》卷二十八:“施存,魯人,夫子弟子。學(xué)大丹之道,三百年,十煉不成,唯得變化之術(shù)。后遇張申為云臺(tái)治官,常懸一壺,如五升器大,變化為天地,中有日月,如世間,夜宿其內(nèi),自號‘壺天’,人謂曰‘壺公’。”
釋義用法 仙人壺公約費(fèi)長房跳入壺 (葫蘆) 中,見其中有“仙宮世界,樓觀重門閣道。”另仙人施存,也有一壺,其中有日月天地,如同世間。后以此典形容仙家變化; 也用以指仙境或美妙清幽的山水勝境。
用典形式
【壺天】 宋·范成大:“方流桃花塢,窈窕入壺天。”元·羅慶:“壺天日月長在,云氣滿東南。”清·王夫之:“閑心遙寄水云邊,莫問湖夭,自有壺天。”
【壺中】 唐·顧況:“壺中無窄處,愿得一容身。”
【壺公】 宋·黃庭堅(jiān):“葉縣飛來鳧,壺公謫處天。”明·夏完淳:“高從巢父棲,下與壺公飲。”
【一壺懸】 宋·張炎:“坐處清高風(fēng)隔,全萬境,一壺懸。”
【一壺藏】 唐·李商隱:“仙翁無定數(shù),時(shí)入一壺藏。”
【入玉壺】 唐·李白:“飲酒入玉壺,藏身以為寶。”
【壺中天】 唐·李白:“蹉跎人間世,寥落壺中天。”宋·陸游:“乃知壺中天,端勝縮地脈。”
【壺中去】 宋·黃庭堅(jiān):“或持劍掛宰上回,亦有酒罷壺中去。”
【壺中境】 宋·范成大:“塵埃不隔壺中境,功業(yè)猶關(guān)物外身。”
【壺公術(shù)】 唐·錢起:“勉事壺公術(shù),仙期待赤龍。”
【壺公壺】 清·楊守知:“劉伶大笑阮籍哭,直欲躍入壺公壺。”
【隱玉壺】 唐·李白:“君看昔日汝南市,白頭仙人隱玉壺。”
【天地一壺】 唐·劉禹錫:“笙歌五云里,天地一壺中。”
【日向壺中】 唐·韓偓:“花應(yīng)洞里常時(shí)發(fā),日向壺中特地長。”
【觀世玉壺】 唐·陳子昂:“曷見玄真子,觀世玉壺中。”
【賣藥壺公】 宋·陸游:“種瓜溪父時(shí)時(shí)見,賣藥壺公處處同。”
【壺中天地】 唐·元稹:“壺中天地乾坤外,夢里身名旦暮間。”唐·李商隱:“壺中若是有天地,又向壺中傷別離。”宋·張?jiān)桑骸白砺犖骞模莞牻窆拧刂刑斓兀蠹抑饬糇 !?br>
【壺中日月】 宋·陸游:“掌上山川初入夢,壺中日月尚經(jīng)年。”清·張照:“天上星辰歡會(huì)少,壺中日月別離多。”
【天地入壺中】 宋·陸游:“先取山川來掌上,卻移天地入壺中。”
【仙人碧玉壺】 宋·蘇軾:“誤入仙人碧玉壺,一歡那復(fù)問親疏。”
【壺中仙家日】 唐·李商隱:“壺中別有仙家日,嶺上猶多隱士云。”
【壺中別有家】 唐·戴叔倫:“東城南陌頻相見,應(yīng)是壺中別有家。”
【壺內(nèi)藏今古】 宋·張炎:“塵留不住,云留卻住,壺內(nèi)藏今古。”
【跳向一壺中】 唐·王維:“坐知千里外,跳向一壺中。”
上一篇:詩詞典故《呼騎曹為馬曹》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姑射仙姿》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