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切題《詞妙意深》原文|注釋|賞析|匯評
【依據】
唐詩措詞妙而用意深,知其意固好,不知其意而惑于其詞亦覺好。如崔國輔《魏宮詞》、李義山之 “青雀西飛”,白雪、竟陵讀之亦甚樂也。(吳喬《圍爐詩話》卷三)
【詩例】
魏宮詞
崔國輔
朝日點紅妝,擬上銅雀臺。
畫眉猶未了,魏帝使人催。
【解析】
中國古典詩歌歷來講究藝術上的中和之美。吳喬所說的“措詞妙而用意深”,是唐詩中和之美的一種表現。“措詞妙”,指詩人刻情鏤物時用筆曲折,遣詞委婉?!坝靡馍睢?,指詩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傾向,而只是描繪出具有典型意義的藝術形象,讓讀者自己通過想象和聯想,領悟出詩人的“用意”,換言之,也就是領悟出比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本身更深、更遠的東西,即司空圖所說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與極浦書》)來。崔國輔的《魏宮詞》便是“措詞妙而用意深”,具有中和之美的佳構之一。
此詩類似于新題樂府,顧名思義,就是寫曹魏的宮廷遺事。據《鄴都故事》記載:曹操臨死時遺命諸子,等他死后葬在銅雀臺附近,讓他的伎妾住在銅雀臺上,臺上放六尺床,下穗帳,每月朝十五,讓伎妾在帳前歌舞吹唱。又據《世說新語·賢嬡》記載:曹操死后,曹丕稱帝,將侍奉過曹操的宮女悉數取為己有,后曹丕病重,卞太后前來探視,見侍奉曹丕的妃嬪全是曹操生前寵幸過的,便掉頭就走,嘆息說:“狗彘不食汝余,死故應爾!”此詩截取上述魏宮遺聞中的一個片斷、瞬間而加以描繪,以寄寓詩人對世事的諷諭。
“朝日點紅妝”?!包c”,即妝點,刻意修飾妝扮?!俺铡?、“紅妝”,兩相輝映,讓人想見妃嬪衣飾的光彩奪目,再著一“點”字,其容貌的艷麗動人,也可讓人于言外見之?!俺鹾眉氀?,宮中多餓死”,妃嬪精心打扮,意在以色市寵,由此即可見出君王的以色取人。首句寫妃嬪著意妝點,并于虛處傳神,寫出其容貌衣著之美,是為下文“魏帝使人催”作鋪墊。“朝日”二字,點明時間,不能輕易讀過。旭日初升,也是君王上朝聽政之時,但卻派人催促正在對鏡畫眉的妃嬪,其沉湎女色而荒于政事就昭然若揭了。下面兩句由 “點”字生發而出。次句 “擬上銅雀臺”,揭明“點”的原因:妃嬪朝日方升即精心妝點,原來是準備上銅雀臺侍奉君王。第三句“畫眉猶未了”,揭明“點”的具體內容是畫眉?!蔼q未了”三字,逗出下文的“催”字。以上三句寫妃嬪畫眉和畫眉的目的,為結處轉筆、點明詩旨作了層層鋪墊。結句 “魏帝使人催”,從君王著筆,另開詩境?!暗邸敝覆茇?,因為曹操生前未稱帝。詩寫到這里人們才明白,原來“擬上銅雀臺”的妃嬪,不是去侍奉曹操,而是去侍奉曹丕。一個“帝”字,極簡練而深刻地將曹丕取其父伎妾以為已有的淫亂無恥暴露無遺。正如吳喬所說: “稱帝者,曹丕也。下一 ‘帝’ 字,其母 ‘狗彘不食其余’ 之語自見,嚴于斧鉞矣。”(《圍爐詩話》) 一個“催”字,傳神地寫出曹丕置人倫、國事于不顧,朝日初升,便等不得妃嬪畫眉完畢,即急于召見行樂的昏憒荒淫相來。如果說前三句是 “畫龍”的話,那么結句就是 “點睛”,使整首詩一下子 “活” 了起來,諷意全出。
此詩捕捉妃嬪畫眉未了,魏帝派人來催這樣一個片斷、瞬間加以客觀描繪,不著一字議論,僅用“帝”、“催”二字,就將曹丕荒淫好色刻畫無遺,其措詞之靈妙,用意之深婉,真是令人嘆服。此詩的“用意”,還不止是譏刺曹丕。類似曹丕子納父妾的宮廷丑聞在唐代也有,高宗就是最顯著的例子,他的皇后武則天,原是太宗寵幸過的才人。因而此詩雖寫魏宮,諷刺矛頭卻主要是指向唐宮的。高步瀛《唐宋詩舉要》說:“此詩劉海峰以為刺曹丕,然丕已腐骨,又安足刺?其殆意感武才人之事,不能明言,而姑托于丕乎?”甚有見地。此詩與李商隱《漢宮詞》:“青雀西飛竟未回,君王長在集靈臺。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賜金莖露一杯”,借漢武帝修集靈臺求仙不成,譏諷唐武宗修望仙臺求仙,不及一年而自己“升遐”的蠢行,藝術手法出自同一機杼,異曲而同工。
這類“措詞妙而用意深”的作品,“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詩大序》);“辭約而旨豐,事近而喻遠”(劉勰《文心雕龍·宗經》),即便讀者由于時代的局限而不知作者的“用意”所在,也會為詩本身的意境所感染,而手不釋卷,再三吟詠。這就是明人李攀龍(“白雪”)、鐘惺 ( “竟陵”) “讀之亦甚樂” 的原因。
上一篇:唐詩藝術技巧·立意切題《斗然唱發》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唐詩藝術技巧·立意切題《起用出生》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