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切題《橫豎皆宜》原文|注釋|賞析|匯評
【依據】
三四句辭奇意正,故佳。五六從俗諺中略證古意,亦不失為妙語,足見詩人橫寫豎寫,無所不可。(岳端《寒瘦集》)
【詩例】
悼幼子
孟郊
一閉黃蒿門,不聞白日事。
生氣散成風,枯骸化為地。
負我十年恩,欠爾千行淚。
灑之北原上,不待秋風至。
【解析】
孟郊是中唐時期的一位杰出詩人,一生困頓,以詩成名,其寒瘦的特色蜚聲文壇。孟郊三個孩子相繼死去,這對他來說無疑是個沉重打擊。《悼幼子》是一篇飽含辛酸血淚的文字,他對幼子愛之至深,情亦至真,揮灑自如,“橫豎皆宜”,故為詩評家所矚目,拈出以為后人法。
詩的開頭兩句,暗扣詩題“悼幼子”。三、四兩句,從眼前之喪事,轉寫未來。“生氣散成風,枯骸化為地。”人死則氣散,軀體也失去生機,埋在地下,勢必化為塵土。這是生活的真實的形象的反映,比那種諱說死亡,諱說尸體風化之人,不知高出多少倍!孟郊在這里扯下人們虛偽的面紗,直面人生,揭示事物的本質,抒發真摯的愛,此即岳端所謂“意正”。詩中說生氣成風,并隨風而逝; 枯骨還將化為塵土,還歸大地。“生氣”、“枯骸”、“成風”、“為地”,看似平易,實則奇崛,給人以驚世駭俗之感;動詞“散”與“化”連結成句,造語奇警,道出了深受世俗之見束縛的人們不敢說或不愿說的事實。五、六兩句寫怨傷之情。“負我十年恩,欠爾千行淚”,展現出詩人喪子的破碎的心。面對殘破的山河,從政的理想破滅了,只好寄希望于幼子,尋求一點生的樂趣,盡父母之責。可如今,隨著幼子之亡,陷入了極端的悲傷絕望之中,呼天搶地,喊出: 你(幼子)辜負我十年養育之恩,我為悼念你,將流下千行淚水。這種痛極怨深之語,道破了父子人倫的真諦,展示出老詩人的絕望心理,足以催人淚下!最后二句,照應開端,點明喪子之悲遠甚秋風所帶來的悲愁。
總之,這首悼亡詩寫作視角多變,前四句寫幼子之死,從眼前墳土黃蒿,想到不久將來,空留一抔土。后四句寫自己,由過去十年,到現在淚灑北原,不待將來的秋景飄零。全詩集中抒寫痛悼之情,真情所至,橫豎皆宜。韓愈贊美他善以詩鳴,是也。
橫豎皆宜,原指書法間架結構,橫筆豎劃安排得體。此用以說詩的結構,縱橫捭闔,運用自如。孟郊《悼幼子》本為描寫詩人一時心理活動,采用了橫斷式結構法,但橫中見縱,以現在時空為主,而又探視過去與未來,發掘出思想內容的深度,充分反映了事物的本質和人物的思想感情,比之于平面式單純展開反映生活,要高明得多、深刻得多。如孟郊的《游子吟》,前四句寫慈母之愛,臨行密縫衣著,后兩句轉寫兒子未來難報母親深恩,也是橫寫豎寫,無所不可,表現出偉大的母愛和淳美的人性。此等結構的詩章,在大詩人李白、杜甫、蘇軾詩集中屢見不鮮。
上一篇:唐詩藝術技巧·立意切題《連珠貫玉》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唐詩藝術技巧·立意切題《尋龍問穴》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