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切題《推進一層》原文|注釋|賞析|匯評
【依據】
詩家體格,清詞麗句,各擅其長。此詩因臥病有懷而作,前半首稍用字面,余皆宛轉言情,清而有味,勝于麗而無則也。首二句言月斜燈暗,病榻易醒,正早朝車馬、晨搖玉珮之時,而己則掩關寂寂,只自悲耳。三、四言滯跡秦關,已秋寒楊柳,遙憶鄉山薇蕨,空待歸人。用 “已”字、“空”字動蕩其句法,語氣乃開合生姿。五、六言送客已難為別,況是病中,還家方遂素心,乃在夢里,皆推進一層寫法,彌覺可傷。收句言鄉書欲寄,而驛使稀逢,感春燕秋鴻之來去,枕上聞聲,惟有以一片鄉心托南飛之羽耳。(俞陛云《詩境淺說》丙編)
【詩例】
臥病
許渾
寒窗燈盡月斜輝,珮馬朝天獨掩扉。
清露已凋秦塞柳,白云空長越山薇。
病中送客難為別,夢里還家不當歸。
惟有寄書書未得,臥聞燕雁向南飛。
【解析】
詩歌的魅力在于其感情內涵有動人心弦的力量,其遣詞立意有耐人尋味的深度。上引俞陛云《詩境淺說》對許渾《臥病》一詩做了精要評析,留作讀者品味,茲不贅述。它從“病中送客”兩句所拈出的“推進一層”寫法,就是使詩情更有分量,詩意更為深曲,從而令讀者“彌覺可傷”,引人入勝的魅力所在。
運用推進一層寫法的更典型的例子應推劉皂《旅次朔方》詩:“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無端又渡桑乾水,卻望并州是故鄉。”詩人本寫久客異鄉,思歸故鄉咸陽 (今陜西咸陽),而進一層說,今望客居之地并州(今山西太原)也似故鄉,這就更有分量、更為深曲地表達了這首詩的主旨,正如王世懋在《藝圃擷馀》中所說,此詩為思鄉之作,作者“何曾與并州有情?其意恨久客并州,遠隔故鄉,今非惟不能歸,反北渡桑乾,還望并州又是故鄉矣。并州且不得住,何況得歸咸陽”。與這首《旅次朔方》詩機杼相似者有宋人李覯的《鄉思》:“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云遮。”從《旅次朔方》詩的上兩句看,詩人客居并州已歷十年之久,仍日夜思念咸陽,從后首詩的前三句看,詩人望極天涯,恨碧山阻隔,不見家鄉,都已把詩情、詩意推到頂端,似乎詩人要表達的懷念故鄉的情意已表達無余。不料前首詩的后兩句、后首詩的末一句在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把思鄉、望鄉之情表達得更加沉重,把思鄉、望鄉之意表達得更加曲折。此外,詩人有時還就一般人對事物的通常看法,以翻案的手法達到在表情立意上翻進一層的目的。例如宋石懋也有一首題作《絕句》的詩:“來時萬縷弄輕黃,去日飛球滿路旁。我比楊花更飄蕩,楊花只有一春忙。”這首詩因見楊花而自傷身世。袁枚在《隨園詩話》 中說: “詩貴翻案。……楊花,飄蕩物也; 而昔人云‘我比楊花更飄蕩,楊花只有一春忙’,……皆所謂更進一層也。”
不僅詩中推進一層寫法的例子舉不勝舉,詞中類似的例子也俯拾即是。例如:柳永《雨霖鈴》詞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張先《江南柳》詞“今古柳橋多送別,見人分袂亦愁生,何況自關情”;辛棄疾《摸魚兒》詞“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在寫法上都是以上句先襯墊一筆,再以“那堪”、“何況”字樣翻進一層,引出下句,從而使傷別、惜春的情意顯得更厚重有力、更委婉深至。又如歐陽修《玉樓春》詞“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 晏幾道《阮郎歸》詞“夢魂縱有也成虛,那堪和夢無”,寫情人相別后只有在夢中相尋、相見,這已經夠凄慘了,而下句則更進一層,說空有相思,竟難成夢,就把這一悲劇表現得更沉重、更深刻。與歐詞、晏詞相似的還有宋徽宗趙佶的《燕山亭》詞: “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里、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詞語更是逐句加重,每轉愈深,本來寫到“除夢里、有時曾去”句,似乎已經把這位亡國之君的哀痛寫到了盡頭,而在結末處以“和夢也、新來不做”一句更翻進一層,把亡國之痛寫得重而又重,深而又深。這種推進一層寫法的運用,在不同作者筆下有不同的表現方式。再如賀鑄《搗練子》詞“砧面瑩,杵聲齊,搗就征衣淚墨題,寄到玉關應萬里,戍人猶在玉關西”;李清照《武陵春》詞“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納蘭性德《金縷曲》“我自終宵成轉側,忍聽湘弦重理,待結個、他生知己,還怕兩人俱薄命,再緣慳、剩月零風里”,或以烘云托月手法,或以欲擒故縱手法,在上下幾句間形成跌宕起伏,使所要表達的情意更有力量,進入更深的層次。
不僅詩詞,戲曲中也可舉出運用這一藝術手法的例子,如馬致遠《漢宮秋》雜劇第三折《收江南》中“呀,不思量除是鐵心腸,鐵心腸也愁淚滴千行”幾句,用的也是層層推進的寫法。至于在散文中運用這一寫法的例子也不少,這里為篇幅所限就不再舉引了。總之,這是一個各種文體中常用的手法,運用得當,可以收到增加作品感染力的藝術效果。
上一篇:唐詩藝術技巧·立意切題《組詩聯章》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唐詩藝術技巧·立意切題《略及贈人,全寫自己》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