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象煉境《自然沖淡》原文|注釋|賞析|匯評
【依據】
王、孟詩大段相近,而體格又自微別。王清而遠,孟清而切。學王不成,流為空腔;學孟不成,流為淺語。如此詩之自然沖淡,初學遽躐等而效之,不為滑調不止也。(李慶甲 《瀛奎律髓匯評》引紀昀語)
【詩例】
過故人莊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解析】
詩的自然風格,一般可以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寫景抒情真切自然,二是語言自然。寫景時,在反映景物本來面貌的基礎上,描繪出最生動精彩的畫面,即得于自然景物的天然之趣;抒發感情,是純真深厚的情感的由衷顯露,即真情實感。這樣的寫景抒情毫不粉飾做作。如王維《山中》詩:“溪清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狈置魇巧钋飼r大山中多層次景物的生動圖畫,其中融入了作者的清幽閑逸的心情。
語言的自然,指用形象化的語言、精練的語言準確地反映現實生活,不做作,不雕飾,不晦澀,無陳詞濫調。如王維《山居秋暝》:“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痹~語極自然,然而寫出了優美生動的意境。謝宣城《晚登三山還望京邑》:“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景色明艷如繪,然而詞語是自然而工麗的,毫無做作之感。也可看出,自然同平淡質樸有所區別,自然不完全排斥工麗。
詩真正具有了自然的風格,就會呈現一種神韻,一種伴隨詩的形象而強烈感染人的藝術魅力,如 “行云流水,文理自然,恣態橫生” (蘇軾《答謝民師書》),如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給人以真實、清爽、馨遠的美感。
平淡也是詩的藝術風格。周振甫先生說:“平淡不同于平庸和淡而無味,是深厚的感情和豐富的思想用樸素的語言說出,富有情味的,所以說‘平淡有思致’。……平淡正是這樣,表面平淡,含蘊深厚。平淡的作品語言力求樸素,不做作,不雕飾,不尚辭藻,也要力求精練,正如王安石說的,‘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內容精辟,深入淺出,好像平易,寫時要反復推敲,是艱辛的,寫定后容易看,容易懂?!?(《詩詞例話》)錢鐘書先生在《談藝錄》中也指出平淡的特點是“渾樸中出苕秀”,因為渾樸,所以顯得平淡;因為苕秀,所以詩味綿長。平淡,在寧靜中顯示恬適之美,給人以美感享受。
平淡的風格,是高度的藝術才能經過長期藝術實踐結出的果實,是得來不易的。梅圣俞《贈杜挺之》詩中說:“作詩無古今,欲選平淡難?!备鹆⒎皆凇俄嵳Z陽秋》中說:“大抵欲造平淡,當自組麗中來,落其華芬,然后可造平淡之境?!睎|坡也曾說: “平淡,乃絢爛之極也?!?( 《與侄書》)
平淡根源于自然,是自然的升華。元好問《論詩》中說:“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陶淵明的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 (蘇軾《與蘇轍書》),以獨特的質樸平淡的風格倍受人們推崇。朱熹說:“淵明詩平淡出于自然”(《朱子語類》),這是陶淵明詩的藝術魅力所在。王維、孟浩然都對陶淵明有所繼承,并形成了各自的風格。沈德潛《說詩晬語》卷上說:“陶詩胸次浩然,其中有一段淵深樸茂不可到處。唐人祖述者,王右丞有其清腴,孟山人有其閑遠?!詫W焉而得其性之所近。”
葛立方在《韻語陽秋》中還說:“平淡而到天然處,則善矣?!边@里提出了一個很高的藝術標準,那就是把自然與平淡結合起來的格調,也就是紀昀評孟浩然《過故人莊》所呈現的 “自然沖淡”。
《過故人莊》是一首極自然完美的詩作。詩在描述層次上是順其自然的:故人邀至,開軒把酒,約秋賞菊,因而使人感到那么親切;詩人安適田園,樂與田家為友的真摯情感也自然而然地表達出來。詩人寫景也是以極自然清淡的筆墨,勾勒渲染綠村環圍、青山遠斜的淡彩畫面,有田園清新之趣。詩人的語言也似脫口而出,與田園的質樸氣息交融著,筆筆自然,不見錘煉之痕。詩的形式與內容達到完美絕妙的契合,將藝術美融入了詩的血肉中,有一種渾然天成的神韻充溢著,感染著人。
此詩的藝術魅力還來自它的寬和淡泊。詩的寫法“不是將詩緊緊地筑在一聯或一句里,而是將它沖淡了,平均分散在全篇中?!?聞一多語)這種與自然高度默契的寬和淡泊之美,也深化了自然之美,讀來使人有一種恬適、淡遠的感覺,好像淡到看不見詩;然而詩真實深摯的情境,樸質無華的詩句,又和人們是這般親近,令人回味不盡,確是“語淡而味終不薄” (沈德潛《唐詩別裁》)。
正是孟浩然這種“自然沖淡”的風格,成就了他的詩名,“五言詩天下稱其盡美”(王士源《孟浩然集序》)。至于這種風格,是靠深厚的功底和長期的藝術修養與實踐才形成的,是達到了文彩完美之后轉趨老練而來,并非一朝一夕徑直可就。故紀昀告誡不要從表面學習仿效。清人吳喬也有這樣的意見,他說: “詩忌鬧,孟獨靜。詩忌板,孟最圓?!显姌O平熟之句當戒。” (《圍爐詩話》)
上一篇:唐詩藝術技巧·構象煉境《蒼涼雄闊》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唐詩藝術技巧·構象煉境《氣象崢嶸》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