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辭用韻《翻弄騷語》原文|注釋|賞析|匯評
【依據】
翻弄騷語,刻意扣題。(宋顧樂《唐人萬首絕句選》)
【詩例】
山中送別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解析】
中國詩歌源遠流長,《詩經》、《楚辭》猶如兩顆璀璨的明珠,照耀詩史?!对娊洝冯m名列群經之林,但在文學史上的影響遠不及《楚辭》廣泛。自秦漢至晚清,幾乎沒有不祖述《楚辭》進行文學創作的?!冻o》的影響不僅僅體現在“賦”和“騷”上,也體現在一般的詩歌創作上。如項羽的《垓下歌》,劉邦的《大風歌》以及劉徹諸作,顯然都是楚風。鄭振鐸先生說得更明確:“即論到使韻遣辭方面,《楚辭》對于后來的詩歌,其影響也是極大的,他們變更了不易流轉的四言格式,他們變更了純樸短促的民間歌謠,他們變更了教訓式的格言詩,他們變更了拘謹素質的作風。他們大膽地傾懷地訴說出自己郁抑的情緒,從來沒有人會那樣的婉曲入微,那樣的又真摯,又美麗的傾訴過?!比缟纤f的是《楚辭》對后代詩歌的影響。實際上后人學習借鑒《楚辭》并非一味地摹仿,有時在繼承的基礎上大膽創新,亦即 “翻弄騷語”,這是十分可貴的。
我們知道詩人在進行詩歌創作的時候,往往要用典故,借以表達隱曲而復雜的感情,增強語言表達力。典故有正用和反用兩種,“翻弄騷語”這種藝術技巧正是反用其事。現在我們來看看王維這首《山中送別》是怎樣“不規規然蹈襲前人陳跡”的。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痹娨运土T友人開篇。詩人與友人分別,自然是依依難舍,一再相送,互道珍重,待回到居處時天色已晚。這里雖未具體寫送別場面,而惜別之情已溢于字里行間?!按翰菝髂昃G,王孫歸不歸?”借“春草”這一意象抒發對友人的懷念之情。實際上這兩句是化用了《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句意?!冻o·招隱士》乃是召喚隱居的賢才出山的名篇,“王孫”代指隱士。王維巧妙地化用其意,并賦予新的內容,意謂待到明年春草萌綠的時候,友人是否歸來呢?詩句極言別后的相思之情,緊緊扣住送別這一主題,與前兩句融為一體,意境完整。俞陛云《詩境淺說續編》評價此詩說:“所送別者,當是馳騖功名之士,而非棲遲泉石之人,結句言 ‘歸不歸’者,故作疑問之詞也。”語頗中的,惟其反用《楚辭·招隱士》句意,別出機杼,真可謂“文不按古,匠心獨妙?!?( 《唐詩紀事》)
在《山中送別》這首詩中,詩人借《楚辭·招隱士》表達己意,字字扣題,句句關“騷”?!吧街邢嗨土T,日暮掩柴扉”正與淮南小山《招隱士》山中召喚的氛圍仿佛,而“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徑直化用其句意,巧妙自然,不著痕跡。王維不愧為 “翻弄騷語”的行家里手,他的《山居秋暝》中“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仍是翻用《招隱士》: “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句子,表達了對山居生活環境的熱愛,清新可喜,一反淮南小山那種低沉、凄涼的格調。
“翻弄騷語”當肇始于揚雄,他曾作過《反騷》、《廣騷》等,但模擬意味濃厚,而像王維這樣成功地反其意而用《楚辭》者實不多見。事實告訴我們,繼承并不是一味地模仿和照搬。
上一篇:唐詩藝術技巧·修辭用韻《翻用故事》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唐詩藝術技巧·修辭用韻《借事發端》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