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有蔓草①,田野無邊芳草綠茵茵,
零露溥兮②。掛滿了露珠亮晶晶。
有美一人,有個人兒好漂亮,
清揚婉兮③。彎彎的眉毛大眼睛。
邂逅相遇④,沒有約會巧相逢,
適我愿兮⑤。稱心如意我真高興。
野有蔓草,田野無邊綠茵草芬芳,
零露瀼瀼⑥。掛滿了露珠白茫茫。
有美一人,有個人兒好漂亮,
婉如清揚⑦。彎眉大眼多清秀。
邂逅相遇,沒有約會巧相逢,
與之偕臧⑧。我和你相愛心歡暢。
[注釋]①蔓草:蔓生的草。②零:落。漙(tuan):形容露珠圓潤。③清揚:形容眉目漂亮傳神。婉:美好,一說指目大。④邂逅(xiehou):不期而遇。⑤適:適合。愿:心愿。⑥瀼(rang)瀼:形容露珠很多。⑦如:作“而”解。⑧臧(zang):美、善。
[賞析]《野有蔓草》是一首活潑明快的抒情短詩。寫一位青年男子和一個眉清目秀容貌美麗的女子邂逅相遇,歡快喜悅充滿心頭,他唱出了這首歌,表達了自己傾慕之心。
這首詩分兩章,每章六句,兩章的章法結構完全一致。每兩句為一個層次,每章都由三個層次構成。第一個層次是起興,也是對時間和環境背景的描寫。按古代習俗,仲春時節正是男女相會之際。詩中第一、二兩句:“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既暗中點出了時間,又交待了詩中情人邂逅相遇時的環境背景。這是一個仲春的早晨,天剛亮,日未出,空氣是那樣清新。廣闊的田野里,一片寂靜,綠茵茵的芳草上掛滿了晶瑩的露珠,清幽、寧靜、朦朧。這兩句為后面的“與之偕臧”創造了特有的環境氣氛。詩的三、四兩句“有美一人,清揚婉兮”為第二層,這是對所愛女子的描繪。雖然著墨不多,只簡單地勾畫了一筆,沒有更多的形容和細微的刻畫,但作者高明而省儉地寫了美人的眼睛,突出了她的特點。從“清揚婉兮”、“婉如清揚”的描寫上,讓我們看到了美人明亮的大眼睛,秀氣的長眉毛,已經完全顯出了她的美貌。寧靜的田野,綠茵茵的蔓草,珍珠般的露珠,再加上這樣一位美麗的人兒。她也許是他傾慕已久的姑娘,常夢懷縈繞深深愛戀,今天沒有約會卻這樣巧地相逢,這意外之遇、意外之喜,怎不令主人公激動不已。第三層的五六兩句“邂逅相遇,適我愿兮”是青年男子歡快激動心情的自我剖白。良辰,美景,邂逅而遇的情人,無限的喜悅,無限的深情只有用一句話來表達:“適我愿兮。”詩的第二章也是六句三個層次,與第一章基本是重復的,但是主人公的感情比第一章表達得更為強烈,更進了一層。在明媚燦爛的仲春三月,正當青春年華的少男少女,在大自然的懷抱中,陶醉在旖旎的春光里,盡情享受著本應屬于他們的歡樂。詩的最后,主人公進而表示“與之偕臧”的美好心愿,表達了他如癡如醉喜不自禁的感情。
《野有蔓草》在藝術表現上頗具特色。在篇章結構上采用的是民歌常用的反復吟嘆的形式,一二兩章基本上是重復的,句法結構完全一樣,這樣的形式有助于反復地抒發感情,具有韻味深長、旋回舒揚之美。每章六句,兩句一層,分起興、描寫、抒情三個層次。
《野有蔓草》情節極為簡單,但清新而別具情致,歡快之情充滿了字里行間,格調是活潑明快的。更值得一提的是詩人選取了特定的景來抒特定的情,景中有情,情中有景,使得情景交融,渾然一體,留下了耐人尋味的語言之外的東西,使人百讀不厭。“邂逅相遇”一句至今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當然,這首詩也和其他情歌一樣,無例外地受到了先儒的歪曲。例如《詩序》把詩中的景物描寫“野有蔓草,零露溥兮”、“零露瀼瀼”生拉硬扯到“君之澤”上。還有人將“有美一人”附會為賢者,并據此說本詩的內容為“思遇賢人”,這些都是牽強附會,不足為訓。
上一篇:《野有蔓草》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隰桑》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