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白駒,渾身皎潔的白馬,
食我場苗;吃我場上的豆苗;
縶之維之①,絆住它啊拴住它,
以永今朝②。延長歡樂的今朝。
所謂伊人,所說的那位賢友,
於焉逍遙!來到這里逍遙!
皎皎白駒,渾身皎潔的白馬,
食我場藿;吃我場上的豆葉;
縶之維之,絆住它啊拴住它,
以永今夕。延長今晚的良辰。
所謂伊人,所說的那位賢友,
於焉嘉客!我家尊貴的客人!
皎皎白駒,渾身皎潔的白馬,
賁然來思③。很快地跑到這兒。
爾公爾侯,你是尊貴的客人,
逸豫無期。這個地方十分安逸。
慎爾優游,謹慎地過優樂生活,
勉爾遁思!抑制你逃離的念頭!
皎皎白駒,渾身皎潔的白馬,
在彼空谷。回到那空曠的山谷。
生芻一束④,一束鮮草作飼料,
其人如玉。那個人玉一般美好。
毋金玉爾音⑤,別忘了給我捎個信,
而有遐心!別存著疏遠我的心!
[注釋]①縶:用繩子絆住馬腳維:拴住馬韁繩。②永:延長。③賁:通“奔”。賁然,馬快跑的樣子。④生芻:喂馬用的青草。⑤音:音訊。
[賞析]《白駒》是一首別友思賢的詩。《毛傳》指出:“宣王之末,不能用賢,賢者有乘白駒而去者。”方玉潤曾有疑于此:若宣王不能用賢,“何以眷眷於賢若是哉?其時中興初定,安知宣王不有貧賤至交不肯出仕王朝,如嚴光之于漢光武,李泌之于唐肅宗,獨行其志以為高者?”(《詩經原始》)這個見解是頗有道理的。
全詩共四章。一、二章寫“愛賢而欲縶其駒”。“皎皎白駒,食我場苗。”“皎皎白駒,食我場藿。”這皎潔的白馬,是“況其潔白之賢人”的,表面上寫潔白的小馬,實為喻志潔的行人。王粲在《贈士孫文始》詩中所云:“白駒遠志,古人所箴”即指此義。這兩章是設想之辭,希望這位已去的賢者乘白駒而來,吃我場圃里的禾苗和豆葉,那我就“縶之維之,以永今朝”,“縶之維之,以永今夕”。縶,用繩子把馬足絆住;維,把馬韁繩拴上。絆馬拴馬都是為了留人,好和這位賢者在一起延長歡樂的今朝,延長一晚的良辰。不僅表現了無限愛慕之情,同時也誠摯地道出了真心挽留之意。既希望這位賢人能長期在這里徜徉、逍遙,并將成為這里的嘉客,情真意篤,厚意感人。
第三章寫希望賢者快快到來,擔心其優游逃避。開頭兩句寫道:“皎皎白駒,賁然來思。”賁然,馬疾行的樣子。明寫馬疾速地奔馳,實喻尊貴的客人將會迅急地來到。“爾公爾侯,逸豫無期”,逸,安閑;豫,娛樂。此言公侯在外游樂,時間可長可短,無妨在這里多住幾天。因而希冀“慎爾優游,勉爾遁思”,謹慎地過優游快樂的生活,抑制逃避遁逸的念頭。這里的“慎”、“勉”二字下得深妙,與下章“毋金玉爾音,而有遐心”相應,從章法上看,前后照應;從感情上看,殷勤思挽,一片誠摯的深情希望賢者丟掉逃避的念頭,以便能一展其賢才和抱負。這慎、勉二字有希冀、有勸勉,真摯、誠信之情,是十分感人的。
第四章,前四句寫出賢人的高潔身分。“皎皎白駒,在彼空谷。生芻一束,其人如玉。”那位幽隱至空曠山谷中的賢者,其品德潔白如美玉,令人崇敬而神往。“生芻”與“場苗”前后呼應,前面由馬及人,這里則由芻及人。故后二句希望以聲音相通:“毋金玉爾音,而有遐心。”所謂金玉者,是珍重吝惜的意思,恐怕別去之后不通音訊,以至遠而避之。因而希望不時地捎個信來,不要把自己的聲音看得金玉般寶貴。這里約之誠懇,言之甘美,不僅寫出別時之依依,更托出別后之眷眷,均從這希冀、愿望中追敘出來,芳芳悱惻,一往情深;托事寫情,情事如畫。至此,詩篇把思賢懷友的思想感情,描繪到了極境。正如孫鑛所云:“寫依依不忍舍之意,溫然可念,風致最有余。”
“感時歌蟋蟀,思賢詠白駒。”(曹攄《思友人》)“穴疑丹鳳起,場似白駒來。”(駱賓王《幽縶書情通簡知己》)昔人留下的這些詩句都與思賢懷友相關,由此可見《白駒》這首詩對后世的影響是深遠的。
上一篇:《白駒》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相鼠》原文|譯文|注釋|賞析